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业务模式独特,发展步伐稳健,自然“加倍快捷”

2018-12-31 22:392830译轩工业品商城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及相关领域成长迅速,体量大、更新快、多领域全面发展,对于零部件的需求日益攀升,越来越多供应商看好中国航空航天市场,特别是在不可或缺的连接产品领域。在2018航展期间,gongkong®采访了倍捷连接器公司(后以“倍捷”简称)亚洲区总经理徐梦岚,他向我们分享了倍捷独特的业务模式和对当前中国市场的思考。

             

                                            (倍捷连接器亚洲区总经理 徐梦岚)

  众所周知,从焊接在电子板上的小型产品一直到大型机械设备应用,连接器有着非常广泛的产品线,倍捷成立于1964年,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72年来专注于精密连接器的分销与组装,在连接器、线束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首先,作为TE/Deutsch、Amphenol、ITT Cannon、CINCH、以及Souriau 等品牌的特许组装厂和经销商,倍捷在全球备有相关品牌产品的庞大库存,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面向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工业以及相关领域所覆盖的重载机械、建筑器材和生产设备等,倍捷长期以来对于恶劣环境连接器的专注,使其在本次航展中的亮相显得更加“对题”。徐梦岚表示:“激烈的撞击、极端的温度以及腐蚀性或刺激性液体等工作环境对连接器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且现场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倍捷能够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方案。” 与一般经销商不同,倍捷并不只是提供合作品牌的产品,针对小批量用户以及特殊需求用户,倍捷依托强大的零部件库存,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迅速整合资源,提供真正适合用户的连接方案。“一件起订、48小时组装”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为行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此外,2016年倍捷收购了美国军工连接器企业FilConn,实现了业务的拓展,能够为航空、医疗、运输和油气行业提供精密、高度可靠的自定义配置连接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其定制化服务的优势,也拓宽了相应领域的市场。“军工往往代表着行业的顶尖技术,当市面上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独特的定制设计业务往往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徐梦岚如是说。

    代理、组装、设计,三合一的独特业务模式让倍捷独树一帜,既与合作品牌在中国市场形成了有益补充,又能覆盖更加广泛的用户需求。徐梦岚表示:“我们对于这一业务模式非常有信心,它更加贴近中国市场,有助于推进行业发展,同时实现倍捷自身的企业价值。”                               

扎根中国市场

  谈及当前的中国市场,徐梦岚表示:“立足航天行业,由于国内自主研发的C919/929商用机等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航领域。”依托为空客、波音等欧洲领先企业服务的丰富经验,倍捷在这一领域的连接器产品系列齐全,且在珠海拥有本地组装工厂,倍捷能够快速供货,节省成本,优势明显。徐梦岚指出:“目前中国在民航领域投入非常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正悄然崛起的无人机、直升机以及小型私人飞机领域却容易被忽视,倍捷也着手与这些领域的企业合作,助力行业发展。”

  在产品方面,整体解决方案受到各行业用户的欢迎,与其他供应商一样,倍捷也致力于拓展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整体方案。“连接器一端与系统连接,另一端是传感器,目前倍捷正针对压力、温度以及湿度等不同的传感器应用着手研发。”徐梦岚表示,“从连接器方案的角度来讲,针对恶劣环境,接头、尾夹以及线束等的性能对于连接器来说至关重要,代替传统材料,光纤能够传输更多数据,更加稳定,因此,倍捷在光纤产品方面也将持续深耕,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工作现场的、长期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发展,徐梦岚的想法更加务实和谨慎,目标方向也比较明确。他表示:“目前,中国航空航天依旧有相当一部分市场空间,所以倍捷还是会持续发展‘老本行’,以保持优势。”据悉,随着中国工业发展阶段和形态的不同,倍捷还将关注其他四个领域,首先是包括电动汽车和储能等的新能源行业,在充电桩、电机内部连接以及电源管理应用这三部分不断丰富产品,面向国内光伏、风电等的发展,助力储能领域用户的发展;其次是凭借在恶劣环境连接器领域的多年经验,面向世界领先的高铁行业提供相关产品;第三就是持续发力工业,面对全面转型升级的制造业,提供面向未来发展的精密仪器,赋能工业4.0;最后就是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我国正大力开发医疗体系,对于倍捷来说也是重要机遇。

    结语:独特的业务模式是倍捷的特质,更是核心优势,相信这也是倍捷能够迅速开拓市场的重要因素。作为倍捷全球的第五家工厂,倍捷珠海工厂在去年通过了AS9100D:2017标准认证,这就意味着珠海工厂将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倍捷也持续在珠海工厂增加组装线,扩展更多连接器方案相关的业务。

    面对如今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倍捷从客户角度出发,尽量规避影响,降低中美两国用户的成本浮动,相信合作共赢的理念和真诚务实的服务态度能够让倍捷在中国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28.html

打赏 0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3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3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4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5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