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NAMUR:做过程工业数字变革的推动者

2018-12-29 10:092060admin

    国际过程工业自动化用户正在关注什么?中国过程工业智能制造推进情况如何?2018年11月21至22日,备受过程行业用户关注的NAMUR 2018中国年会暨十周年庆典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NAMUR中国年会以“协同过程自动化”为主题,由Endress+Hauser、PEPPERL+FUCHS、HIMA、SAMSON、SIEMENS、WAGO、KROHNE和YOKOGAWA 8家企业联合赞助。
 
                

                                  (大会现场)
 
  NAMUR是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过程工业自动化用户协会,始于1949年11月,由德国拜耳(Bayer)、巴斯夫(BASF)等公司发起。目前NAMUR协会有流程工业企业、专注流程工业自动化的工程公司、高校等近160个成员单位。其愿景是在自动化领域推动经验交流、介入到标准制定中体现用户的利益,关注并引导新技术的引进,鼓励和支持青年才俊的培养。
 NAMUR的数十个专业技术工作组关注及研究信号处理、阀门、驱动、工业通迅、工程设计、防爆、功能安全等自动化领域的热点课题。其出版的技术文件有“NAMUR推荐”及“NAMUR工作表”。 
“协同”方能加速自动化技术发展
  作为在德国之外举办的唯一年度会议,NAMUR中国年会在华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在开幕致辞中,NAMUR核心工作组负责人、扬子石化-巴斯夫责任有限公司自动化职能中心经理戴小龙回顾了NAMUR在中国十年的发展历程。

           

   (NAMUR核心工作组负责人、扬子石化-巴斯夫责任有限公司自动化职能中心经理戴小龙)

  过去十年正是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并逐渐转型的时期,NAMUR中国不光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任何技术的进步离开了合作都是徒劳的。”戴小龙说,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给过程自动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比如IT和OT需要集成,一家企业不能驾驭所有问题,尤其从用户角度发展而言,协作方能加速过程自动化行业数字化进程,更快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戴小龙代表NAMUR向国内过程工业自动化用户、设计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加入NAMUR,助推中国过程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今年,NAMUR中国在原有8个专业技术工作组的基础上,新成立了“过程分析仪技术”工作组,旨在利用过程分析仪技术在行业生产力提高、环境保护、工厂安全等方面实现保障与突破。
NAMUR:做过程工业数字变革的推动者
  长期以来,过程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展开。2017年10月,在德国VCI化学工业协会和Deloitte公司关于工业4.0的最新研究得出结论:化工企业计划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在数字化项目或者新的数字化经营模式中投资数十亿欧元,这足以改变过程自动化的世界。
  正如本届NAMUR中国年会“协同过程自动化”主题,无论是本次会议议程设置,还是NAMUR中国工作组、会员单位代表发言,不仅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数字化上,两场圆桌会议更是着重探讨了如何以协同方式推进过程自动化发展,以及如何应对中国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

              

 
                             (圆桌会议)
 
  “NAMUR要做数字变革的推动者,”NAMUR董事会主席、Bayer AG工业自动化负责人Felix Hanisch博士说,“NAMUR关注的是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中涉及过程自动化领域的操作层面的空白之处,通过NAMUR工作组和全球近160家会员单位共同面对,共同分担,解决、优化过程自动化用户在实际运行中遇到问题,并从中获得益处。”
              

           (NAMUR董事会主席、Bayer AG工业自动化负责人Felix Hanisch博士)
 
   谈及NAMUR 2019年发展战略和目标,Felix Hanisch博士明确表示,NAMUR重点聚焦NAMUR的开放式架构NOA,加强与其他协会的合作,明确需求和准则;加快MTP模块类型包的产品开发,快速投入市场。同时,他强调,自动化、安全和信息保密是数字化成功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NAMUR将担负起过程工业“数字变革的推动者”这一重要角色。
 
 
如何让流程工业中的数字化变得切实可见?
   如何让流程工业中的数字化变得切实可见?NAMUR中国会员单位早已在各自领域开展相关实践,并在NAMUR中国年会上进行分享。
 
   为时两天的主会场论坛包含13场演讲,并另设17场分会场演讲。演讲主题覆盖“深挖数据―助力数字时代的合作流程自动化”、“物联网应用环境下的智能仪表技术”、“智能制造环境下新信息通信技术对过程自动化的影响”、“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实现可持续增长”、“用于过程优化及增强型预防性维护的人工智能”、“基于NAMUR开放式架构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改进现有及新建工厂”等。

              

                                 (分会场掠影)

 
工控小编就几个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二。
l NOA-NAMUR Open Architecture
尽管当前流程工业领域中,主控系统仍占主导地位,但近两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程工业企业都在工程设计、流程设备的使用运行和维护保养中,提出了开放式的数据构架和通用的数据格式等方面的意见。
 
   而NAMUR开放式架构NOA的提出,是对现有方法优化改进的一种创新方案。据戴小龙介绍,NOA对现有架构做加法,对新技术保持开放性,支持从现场级到企业级的简单集成,且不影响现有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简言之,NOA以传统的自动化金字塔为基础,对外需要开放,对内强调安全。
 
      

                         (NAMUR开放式架构NOA)
 
    NOA开放式架构与核心自动化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监控和优化任务,核心自动化领域中的数据将通过OPC UA统一系统架构用于监控和优化。NOA开放式构架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利用创新性工艺技术来提高流程设备的经济性。
l MTP模块类型包
   想要NOA开放式构架得以实现,就需要类似MTP模块类型包的产品落地。MTP模块类型包计划由NAMUR协会和ZVEI协会等联合推出。过程工业所关注的故障诊断、维护保养,都可以推出相应功能的新的MTP模块包。
  在MTP模块类型包技术的帮助下,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子系统从成套流程设备中分离出来,并能够在编程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向控制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并由编程工程师输入到流程设备主控系统中。可以预见的是,新的模块包的出现将推动国际标准的进一步发展。
l 工业蜂窝网络5G
  随着技术的进步,当用户提出数据创新与服务创新需求,IT与OT融合还需加上CT(通讯技术)。
   在未进行数字孪生前,以一家制造企业而论,其内部便拥有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其一是座落于生产制造端的实体世界,内含工业现场总线网络、嵌入式RTOS作业平台、I/O控制模块,还有Soft-LogicPAC、VC++程序等项目,另一面则是虚拟世界,包括了因特网、无线通信、大数据数据采集,以及移动人机交互Mobile HMI。
  目前,以下几种新信息通信技术都被工控圈内人所关注:下一代互联网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工业蜂窝网络5G和网络安全。其中,5G可以满足分布式部署场景下的长距离通信需求和海量设备的入网及通信需求,备受人们期待。5G三大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URLLC。
  “包括新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给过程自动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NAMUR会以开放和协作的心态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尝试。”戴小龙表示,未来,NAMUR中国将提交更多的“NAMUR推荐”及“NAMUR工作表”,助力中国过程工业转型升级。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10.html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