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互联网的最大应用场景竟然是他?

2018-12-28 11:412060admin

   埃森哲预测,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带来超过15万亿美元的增长。目前,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ICT领先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那么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会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显示,80%企业都开展了状态监测应用,是唯一覆盖全部调查行业的通用应用,而故障诊断(29%)、预测性维护(26%)和远程运维(19%)三类应用相对较少。
   预测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应用较少,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还是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防,远程运维应用较少则在于大多数工业企业出于生产安全的考虑以及网络传输的时延,对远程控制仍然持保留态度。

终端用户解析
   大企业面向行业应用,中小企业从区域入局
   目前,大企业是应用工业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对于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流动需求迫切。这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采集数据并非其应用发展的障碍,但是数据分散,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就不   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平台化战略成为行业领导者的选择。
   而中小企业的应用落地主要体现在产业聚集区和工业园区,例如机床行业在沈阳、盐城、十堰等地为小微企业提供生产力租赁服务。

                                                                      

  相较于国内企业,国外企业的应用更能找出自身痛点,并找准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锁定最合适自己的应用,实现IT和OT的结合,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平台企业大PK
   巨头 VS 专业+初创,制造企业 VS IT企业
   不同类别的平台企业比较优势不同,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切入点不同,提供的服务类型也有所不同。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绝大部分为各行业的领军企业,或领军企业剥离出的技术公司,国外平台企业则由IT企业主导。比如:

                                                                  

   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大都已经完成自动化方面的升级,并开始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所以国外企业需要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或具有新兴技术的初创企业来帮助他们逐步实现智能化。

而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通过与国外IT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吸收到了很多国际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相比于国外IT企业,他们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另外就是具有制造业基础的企业,虽然他们提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提供的新兴技术应用比较有限,但是丰富的工业基础和行业经验是他们的杀手锏。
   像阿里这样没有制造业经验的公司来做工业互联网,他们是将软件定义的能力、数据智能的能力、物联网端设备的管理能力集成给到工业平台,而对于工业企业的IT部门来说,干这几件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是隔行如隔山,工业领域的专业性更强,工业互联网还是需要懂工业的人来做,做民用互联网好的企业能做好工业互联网吗?在这里工控小编先打一个问号,后续结果如何我们还得持续关注。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投资收益、技术路线等多方面的挑战,目前工业互联网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工业互联网领域必将产生新的巨头,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诞生中国的西门子、GE。因此谁能更快建成平台、谁的平台服务更好、谁的平台为入驻企业创造的价值更高,谁就有可能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寡头”企业之一。

本文地址:www.yakugen.com.cn/news/show-106.html

打赏 0
中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政策加力,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中国工业经济在今年以来持续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支撑经济回升向好的主导力量。年初至今,工业生产增速较快,为宏观经济注入了坚实的动力。当前工业经济形势解读与稳增长政策展望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当前工业经济形势

0评论2025-11-148

超越代工:中国制造业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已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本土品牌崭露头角。然而,在许多关键的细分领域,中国制造在核心原材料和高端生产加工设备方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巨头的掌控。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从模仿和代工迈向需求和技术引领,创新的触角必须延伸到产品硬

0评论2025-11-145

驾驭数字浪潮:制造业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重塑全球价值格局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崛起,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从商业模式的革新到生产力的指数级跃升,它们已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驱动力。如今,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其价值链正从传统的线性结构向以“网络化”为特征的全生态价值网络进行战略重构。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去中间化”和“产销合一”等

0评论2025-11-146

新时代工业浪潮:关键技术赋能,应对挑战,驱动可持续增长
随着制造业迈入新时代,生产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大规模定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正在实现的现实。高敏捷性、强适应性的生产系统,使得企业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偏好和严峻的市场需求。展望未来十年,外骨骼、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将成为推动制

0评论2025-11-146

“人本智造”新时代:重塑制造业核心,驱动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正步入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期,其核心理念已从单纯追求生产效率,转向以**“人”**为中心,将员工的核心需求、福祉与创造力置于生产流程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意味着摒弃技术,而是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让机器适应人类的需求,而非反之。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工人的直觉、技能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

0评论2025-11-145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热潮涌动 头部企业与关键技术获资本青睐
2024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炙手可热,投资热度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该赛道的融资事件已逾22起,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初创公司Figure AI以高达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的巨额融资,成为本轮融资的领跑者。在中国国内,宇树科技凭借近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荣登本土人形机器人

0评论2025-11-145

智能驱动未来:解析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制造业的脉搏正在加速跳动,尤其是在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企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按时交付任务的严格要求,工厂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依赖程度已达到历史新高。据权威统计分析,去年全球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总规模估值已高达约1949.9亿美元,并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

0评论2025-11-149

工业储能: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方合力共绘绿色转型新蓝图
当前,工业储能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交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阻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储能对其能源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和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作用,正在积极寻求部署储能设施。然而,高昂的初期成本,包括土地、接入和融资等方面的支出,仍然是制约工业储能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

0评论2025-11-147

5G+工业互联网:从“县县通”到“村村通”,掘金下半场,赋能实体经济新引擎
自2019年6月6日,中国史诗级数字基建——5G商用牌照发放至今,五年光阴如梭,“5G+工业互联网”早已从崭新的概念,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超过 seven,300 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累计投资,以及“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带来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招商。然而,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普通用户眼中,5G的炫

0评论2025-11-138

创新引领,标准“领跑”:2024年重点领域揭晓,共塑高质发展新格局
6月20日,一项重要的市场监管动向——《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由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这项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国家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通过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引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携

0评论2025-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