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90%人工被代替,物流行业竞争如此残酷?

2018-12-28 11:312050admin

    优衣库在东京的首个全自动化仓库在近日正式启用,该库内的服装检查和分拣工作全由机器人负责作业,机器人取代 90% 的人力,并且可以 24 h不间断运行。
这个“超级神奇”的自动化仓库是怎么工作的呢?
   首先,产品在海外完成生产流程后,运输到位于日本的仓库中。从卸货开始,自动化就充分体现。自动入库卸货机器将商品通过传送带送达三层的自动保管仓库。Ps:听说机器的入库处理能力是人力的20倍哦。
   然后,三层的RFID自动检品机开始检查产品,机器通过非接触技术,瞬间检测并计入库存。而传统的模式是通过人工操作,一件一件地检查,效率慢,容易引起误差。
   在实现自动化后,三层的自动保管仓库货架可以灵活地运用天井,提高了货架高度,货物保存量大幅提升。而二层为自动出货仓库,舍弃了人力,利用机器臂根据订单自动进行配货装箱。
   最后,商品在装箱后,在一层利用自动封箱机进行封箱。传统则是工作人员逐一确定订单和产品后再进行封箱,升级后采用RFID自动瞬时扫描进行确认。另外,通过AI技术,机器可以通过传感器自动判断纸箱内的产品数量和大小,变更箱子的高度进行封箱,使箱子尽量的小巧。
   自动感知货物的进出量,追踪货物的运输动态,移库、调度等工作井然有序,后台对实物库存情况一目了然,成本费用明显减少……
   这样的自动化仓库变得越来越多。
   物流对于电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电商之间的竞争早已开始聚焦于物流之上,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开启了“自建物流仓储”与“第三方物流”的竞争模式,而关于物流的竞争焦点更是成为了智能化水平之争。

传统仓储物流为何要转型?
   传统的仓储多数只是产品的寄存地,依靠叉车进行出入库作业,效率往往不高,难以满足现代电商的要求。
   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传统的仓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数据采集靠手工录入或条码扫描,工作效率较低;
库内货位划分不清晰,堆放混乱;
实物盘点技术落后;
人为因素影响大,差错率高,增加额外成本;
缺乏流程跟踪,责任难以界定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仓储物流的工作效率,并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电商的发展,仓储物流变为分拣中心加临时仓储,货物的流动性更高,需要配备高速、高效的物流设施。因此,就使得电商企业对仓储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能仓储模式值得青睐
    根据工控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智能仓储一般是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系统、信息识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并且还要借助当下最火热的物联网技术,通过先进的控制、总线、通讯等手段,实现对各类设备的自动出入库作业。
而感知技术则是物联网在物流中最为重要且基础的应用技术之一,RFID是感知技术的重要体现,其可以和托盘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继而有效地降低物流的仓储成本,并提升效率。

高架立体仓库、高速分拣系统、输送带系统,这些都是智能仓库的基本骨架。当商品从仓库分拣出来后,输送带系统把货物直接运送到工人手中打包,进入下一个环节。输送带系统普遍应用于库内收货、取货、分拣、复核打包和出货的所有环节,充分保证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率。

本文地址: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3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5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7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5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