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8年中国地区多关节、SCARA和并联三种机器人本体销售额将突破200亿元,到2020年有望接近300亿元。机器人本体行业快速增长,也带动了零部件行业的火热发展。
有这样一个小零件,貌似不起眼,但是却成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技术壁垒高的一位——减速器。

目前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减速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V减速器,另一种是谐波减速器。众所周知,全球工业机器人用的精密减速器基本为日本所垄断,日本的Nabtesco(纳博特斯克)和Harmonic(哈默纳科)分别在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起底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
作为世界上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制造商,纳博特斯克生产高性能减速机、中空轴减速机,以及单轴伺服执行器和控制器。他由日本帝人精机和纳博克合并组成,帝人精机曾率先提出RV传动理论,并着手应用于机器人行业。
纳博特斯克生产的精密设备具有高扭矩、高刚性和高耐过载冲击荷载能力的同时,兼有高精密和非常低的回程间隙,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雷达天线、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和焊接技术等工业自动化领域。
哈默纳科是整体运动控制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Harmonic Drive组合型谐波减速机,具有轻量小型、无齿轮间隙、高转矩容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半导体液晶生产装置、光伏设备、光学仪器、精密机床等各种尖端领域。
为了涵盖谐波减速机所不能做到的低减速比领域,HDSI产品还涉及到精密行星齿轮箱型谐波减速机Harmonic Planetary。独特的内齿圈形变工艺,可以使得行星齿轮与其啮合的更紧、消除背隙,已达到精密级的传动误差。
国产减速器:进步与差距并存
从整个国产减速器行业的大环境来看,国产RV减速器基本上没有被国际知名的“四大家“采用,国内主流工业机器人上也基本没有使用国产RV减速器,但是扑在减速器上的国产厂商并不在少数。
☞☞☞看看行业内声音:
“做RV减速器是有门槛的,很多技术性问题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攻克的。”一位技术人员这样说。
“RV减速器的设备投入很大,研发周期长,加工的大型及中型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就连油脂等润滑材料也还是进口的比较多。”一位行业人士说。
“这个东西不好做,技术门槛高,盈利能力差,而且市场容量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似乎并不看好国产减速器的发展,但是市场上希望国产减速器崛起的呐喊也并不在少数。
哈默纳科的专利早已到期,所以在谐波减速器上我们与国外相比差距不算太大。例如,苏州绿的谐波目前在谐波减速器方面就做的很好。
而国产RV减速器在传动效率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精度寿命差距还很大,在传动误差方面差距已经比较小,而且加工制造减速机零部件的设备还非常昂贵。
当然国产的RV减速机也是有一些不错的品牌,但是其噪声和发热量还是明显高于纳博特斯克的减速机。而噪声和发热表示一些齿轮啮合不良,会有一些超额摩擦磨损发生,所以往往导致寿命不长。
虽然,我们已经在技术上解决了许多问题,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需求!日本的技术是经过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的,对于我们来说这还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并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后续投入上,国内企业往往是前期投入很多,在看不到效益的时候就退出,能坚持到最后的并不多,所以后续投入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国产化进程还很艰难但工控小编相信更有曙光,企业们,一起加油吧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02.html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