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是否会再一次出现“破产潮”?此话题如“涛声依旧”,每个几年就得拿出来提一提。毕竟,咱们已经不是三岁小儿了,在经历过无锡尚德、超日太阳能、江西赛维、天威集团等中国知名光伏企业的破产重整后,新一轮的暴风雨还会更猛烈些么?

目前情况来看,2018年的中国经济,GDP的增长速度基本将保持在6.6%~6.7%这个区间。然而,今年中国经济所面对的不确定性是无以复加的。美联储货币正常化给新兴市场带来的冲击及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民营经济退场论的妖风突然泛起,国内经济政策的严重波动性等,使得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断地强化,企业及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减弱。
对于中国光伏行业而言,这也是忐忑的一年。因为,上半年,大家都在等新政“靴子落地”,而下半年,新政的颁布为整个行业挤水分,生存的艰难正在中国光伏行业深度蔓延和渗透。
政策频动,“531新政”后的沉寂
2018年是中国光伏政策密集发布的一年。年内两次电价调整,领跑者项目招标,清洁能源消纳计划,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开展,配额制三次征求意见,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等重要政策先后发布。

其中,冲击力五颗星的莫过于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531新政”)。
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2018年安排10GW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
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531新政出台后,光伏行业迅速发酵:多家企业生产线停摆或开工率不足5成,光伏单、多晶龙头企业频频降价,多家光伏企业陆续被爆出欠薪或破产,逆变器降价潮中有企业降幅高达50%……
“破产潮”不能全算“531新政”的锅
“531新政”后,整个光伏行业似乎蔓延着悲观情绪,而6月以来接二连三爆出的相关企业破产新闻,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这种感觉。光伏行业是否即将迎来一轮“破产潮”,这笔账是否全算到“531新政”头上?
现实情况是,紧随“531新政”出现的是“停产潮”、“关停潮”,中小企业短期内还能咬牙坚持,终端企业或先“倒戈”。据某光伏行业资深从业者分析,真正由“531新政”引发的中小企业“破产潮”可能贯穿第三、四季度,甚至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身在此山”的光伏企业认为,在曝出问题的企业中,“531新政”只是起到导火索的作用,实际上矛盾积累隐藏已久,有些企业自身信用有问题,又盲目扩产,最后骑虎难下。一些不具备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战略布局不科学的中小企业,将最先受到冲击并出局。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块集体回暖,部分个股甚至呈现大幅上涨。在业界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会议,释放了较为明确的光伏“十三五”装机规划上调信号。对于2018全年光伏发电量,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接近40GW,比“531”刚出台时业内预计的“30GW以内”要好得多。不过,关于“十三五”全国光伏装机规划究竟上调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
如今,各界可以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导下,光伏产业正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上下游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更为积极地通过技术的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00.html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