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节能降碳成效卓著,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驱动绿色转型

   2025-11-21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在推动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重点工业行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单位产品能耗的降低幅度尤为可观。这得益于节能技术的不断投入、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以及新技术在新建产能和现有产能升级改造中的广泛应用。关键行业能耗下降,效率显著提升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的专家李欢介绍

 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在推动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重点工业行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单位产品能耗的降低幅度尤为可观。这得益于节能技术的不断投入、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以及新技术在新建产能和现有产能升级改造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行业能耗下降,效率显著提升

 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的专家李欢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明显降低。“十四五”前三年,电石、电解铝等关键产品的单位能耗已分别下降7.6%和2.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能耗大幅下降,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已降至1.3左右,而5G基站的单站址能耗相比商用初期更是降低了超过20%。

石化与有色行业:集约化发展与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升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孙伟善强调,石化行业正通过基地化、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通过筹建多个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了能源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显著提升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孙伟善指出,“技术进步促进节能提质。随着全行业对节能技术的持续投入,以及国家层面的鼓励引导,众多先进技术被应用于新建产能和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中,中央企业更是争当节能降碳的排头兵,节能降碳改造成效显著。”

 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表示,行业正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并在节能降碳方面取得新进展,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淘汰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生产成本高的落后电解铝产能,行业已达到世界领先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国内95%以上的铜、铅、锌冶炼行业已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也取得突破,自主研发了碳酸氢镁法分离提纯稀土以及离子型稀土矿浸萃一体化等新工艺。

 陈学森还介绍,中国正积极引导电解铝、工业硅等高用电行业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四川等地以及风光电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转移,这使得有色行业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稳步上升。2023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量达到7469.8万吨,同比增长7.1%,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铅、再生锌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显著的节能降碳效果使得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标准引领与诊断服务:驱动传统产业升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并支持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李欢认为,能耗标准是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中国正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动态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的能效水平,并持续提升节能指标要求。工业节能诊断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照能效标准,核算并评估企业主要用能工序、设备、产品的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以支持企业进行对标达标,并推广高效节能设备和工艺的应用。

 陈学森指出,工业节能诊断是推动企业“能效诊断+改造升级”模式的关键,“把脉问诊”企业能源利用、能源效率以及节能潜力,从而推动企业实现节能降碳、降本增效,并促进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他进一步强调,节能诊断能够精准识别企业在降碳、减污方面的短板,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改造升级来补齐短板,实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能高效识别企业的扩绿增长优势,形成可推广的方案,锻造长板,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孙伟善也表示,《决定》提出的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以及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新机制,都对行业企业的节能降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文海认为,工业节能诊断服务通过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业升级,与《决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是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节能诊断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这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