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2025-11-14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自我革新与创新驱动。

“新三样”引领新潮流,中国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强调,稳定和扩大工业产品出口,巩固发展“新三样”,打造更多出口增长点。这一战略部署正在中国制造业的实践中得到生动体现。

• 传统“老三样”焕发新生机: 以家电、服装、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出口商品,正在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它们不再仅仅依靠低成本优势,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重新赢得市场青睐。

• “新三样”脱颖而出,抢占全球高地: 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成功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

结构向“新”: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体现在对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聚焦。

• 光伏产业的“中国力量”:

• 隆基绿能等企业在光伏电池技术上不断突破,创造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34.6%)。

• 高效、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中国光伏产品,已成为海外客户的首选。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

•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光伏产业赢得全球市场认可的关键。

• 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主力军”: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智慧终端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正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力军”。

• 前5个月,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

• 传统家电品牌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高端:

• 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领先,TCL在Mini LED电视赛道表现出色。

• 石头科技、科沃斯、云鲸等企业在智能扫地机、洗地机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全球产品迭代。

• 中国在显示产业的总产值、液晶面板产量、专利申请量等多项核心指标上均领先全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指出,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走俏”,折射出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家整体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正瞄准国际高端技术和前沿技术,未来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用电器分会秘书长周南也表示,中国家电产业已进入世界家电产业竞争的核心,下一步目标是引领世界家电产业发展。

市场向“新”:全球市场“全面开花”,布局多点开花

中国工业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拓展海外市场。

• 新能源汽车驶入全球舞台:

• 在墨西哥城街头,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日益常见。

• 拉丁美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巴西的出口量同比暴涨10倍。

• 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深入洞察当地用户痛点,在产品、营销和品牌策略上进行优化,扭转了“质次价低”的刻板印象。江淮JAC电动车在墨西哥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60%。

•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泰国、巴西、墨西哥等市场,并在海外投资建厂。

• 光伏项目在中东“生根发芽”:

• 天合光能、TCL中环等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地区积极布局,建设大型光伏项目。

• 中东地区因其优越的日照条件、能源转型需求和资本支持,成为光伏项目合作的“新热土”。

• 晶科能源在中东市场占据近45%的份额,并计划进一步深入布局。

• 全球市场,“海信”无处不在:

• 海信电视在南非、日本等市场销量蝉联第一,显示出中国家电品牌在全球的强大竞争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深耕南美、中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市场,拓展了出口区域。

模式向“新”:全产业链协同“融进去”,打造全球化新优势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正日益多元化,从单一产品出口,到海外投资建厂,再到全产业链协同“出海”,中国制造正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 全产业链“融进去”成为大势所趋:

• 不仅下游终端厂商,上游设备、原材料企业也正加快海外布局。

• 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全球化新阶段,从产品和产线出海,转向全产业链在海外市场布局。

• 协鑫科技、正泰新能、容百科技、京东方等企业在海外新建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 技术制高点是“走出去”的金刚钻:

• 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立足的关键。

• 亿纬锂能推出的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合作、技术许可和服务,与欧美企业建立合资工厂,实现合作共赢。

• 专家认为,中国已不仅是汽车市场,更是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未来将在技术和规则定义上保持领先。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强调,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能力,这要求进行全球化产业布局,与跨国巨头竞争。

“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预计,未来3-5年,中国光伏行业将在全球重点区域建立化运营新优势。

总结:

 “中国制造”正凭借其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多元化的市场拓展模式,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中国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实力,书写着全球贸易发展的新篇章,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选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