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头发布的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5-11-05 工业品商城10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家电巨头长虹控股集团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其牵头制定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国际标准,已正式获得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IEEE-SA)批准并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推动全球物联网安全领域的技术标准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且是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安全应用方面的国际标准

 近日,中国家电巨头长虹控股集团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其牵头制定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国际标准,已正式获得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IEEE-SA)批准并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推动全球物联网安全领域的技术标准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且是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安全应用方面的国际标准,填补了IEEE-SA在该领域的标准空白。

创新引领: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是中国在构建安全、可信的物联网生态系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该标准由中国企业主导,联合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以共同研制的方式完成。这一跨国合作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区块链与物联网交叉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与技术实力。

严谨共研:汇聚全球智慧

 标准研发历时近三年,过程严谨而公开。长虹作为该标准的主席单位,组织召开了十余次正式工作组会议和多次技术研讨。参与标准制定的22家单位,包括中国移动、海尔、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电网、微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汇聚了超过50名国内外行业和技术专家。他们协同攻关,完成了标准草案,并通过了IEEE C/BDL标准委员会的严格技术审核、线上评审和修订,最终得以正式发布。

技术赋能:降低门槛,提升可信度

 该国际标准旨在为蓬勃发展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扩展的分布式信任核心技术框架。其核心价值在于降低物联网安全体系的技术门槛和应用成本。标准的核心技术在于将区块链技术与零信任架构深度融合,以实现物联网应用全生命周期的信任授权与行为存证,从而有力保障物联网应用、设备以及数据的安全与可信。

落地应用:长虹智能制造的实践典范

 该标准的提出并非空中楼阁,其技术架构已在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营管控平台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长虹将其部署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工业互联网场景试点工程中,初步建成了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营管控平台。该平台为企业提供工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安全驾驶舱”。

 通过该平台,能够形成覆盖工业现场级、车间级、企业级及行业级的多级高效安全事件响应闭环,强力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智改数转”。更重要的是,该平台能够对工业设备、系统和数据等关键资产进行全局治理,支撑数据在流通和共享使用过程中的可信、可控、可追溯,为充分发挥工业制造领域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阔前景:构建信任互联网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化委员会主席李鸣对该标准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该标准的实施将区块链技术有效引入物联网零信任安全系统框架,显著降低了物联网安全系统的技术门槛和应用成本。

 展望未来,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的全面推广,将有助于构建一个“信任互联网”。这不仅能加速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健康、智慧城市等关键场景的应用落地,更能强力助推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