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韧性和活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驱动力,已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支撑力。在近期的一场记者问答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赵志国详细阐述了工信部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方面的战略部署,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新质生产力已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今年1-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并已连续3个月呈现加快增长态势。这表明,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新优势正在不断孕育壮大,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赵志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强劲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多措并举,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了更好地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信部将从三个核心维度着力推进:
1.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持续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2.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聚焦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具备良好基础,相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3.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并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
2. 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1.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
2. 优化创新平台网络: 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
3. 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在现有国家高新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高新区在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2. 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稳定制造业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制造业投资增长指明了方向。今年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聚焦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以数字化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深入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志性装备。
• 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的赋能作用。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入: 深化产融合作,探索“股贷债保”联动等方式,加强金融对制造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总之,工信部的一系列部署,清晰地展现了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战略。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融合发展以及稳定制造业投资,中国制造业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一个更加智能、绿色、高端化的新时代,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