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智造未来”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随着新一批智能工厂的孕育而生,北京亦庄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北京亦庄的独特优势:高精尖产业的“沃土”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北京市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达标,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并剑指2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示范工厂或“世界灯塔工厂”,以及新增100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北京亦庄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早已走在智能制造的前沿。通过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北京亦庄正加速推动“亦庄智造”迈入快车道。
• 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 以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近期获评北京市数字化车间,通过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和监控化,实现了跨部门的协同、资源共享和快速响应,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这充分体现了北京亦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 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根据2022年度和2023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北京经开区已经累计拥有17个北京市智能工厂、21个北京市数字化车间,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这充分证明了北京亦庄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领先地位。
• 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北京亦庄具备从底层技术、核心产品到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优势,这为数实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协同效应能够更好地支撑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强大的合力。
政策红利的注入:驱动北京亦庄“智造”新飞跃
《方案》不仅指明了方向,更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为北京亦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巨额奖励激励创新应用: 北京将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垂类示范应用及解决方案给予500万元的奖励,鼓励形成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案例。这直接激励企业大胆探索和应用前沿技术。
• 重奖国家级标杆企业: 对于新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企业,将按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可达3000万元。这项政策无疑对北京亦庄的企业而言,是极大的利好,将极大地缓解企业转型的资金压力,鼓励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北京亦庄的战略前瞻:以算力为核心,探索新型工业化
面向《方案》指引的方向和激励措施,北京亦庄正积极布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数智引擎:算力中心的先行者: 北京亦庄将以算力为核心驱动力,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率先建成2000P智能算力中心,并计划年内再增加2000P算力规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计算支撑。
• 数实融合的加速器: 依托其从底层技术到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优势,北京亦庄将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助力北京市构建完整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体系。
• 新型工业化的探索者: 北京亦庄正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意味着在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北京亦庄凭借其在高精尖产业的深厚积累、数量领先的智能制造成果,以及《方案》带来的政策红利,正站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风口。通过以算力为支撑,以全产业链优势赋能,以科技创新驱动,北京亦庄必将乘势而上,在“智造未来”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智能制造高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