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价值,驱动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近日,在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举办的媒体日活动上,一系列关于工业互联网落地实践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得到了集中分享,其中,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星火·链网”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方面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
一、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从“0 到 1”的实现与全球规模实践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在活动中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实践。”
• 标识体系的核心价值:
• 基础性与通用性: 新型工业化标识体系是一项基础技术,更是工业互联网打通生产、供应、流通全流程不可或缺的“ID 凭证”。
• 数据流通枢纽: 由工信部牵头,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旨在支持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流通。
• 数实融合的关键: 金键强调,标识体系是基础资源设施和基础服务,通过标识符可以高效获取对象信息,实现对象间的交互。在工业互联网实践中,标识体系是数实融合的关键枢纽,能够高效管理控制数据,有效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产业数据的最佳连接和管理。
• 应用场景拓展: 以碳行业为例,产品数字护照、碳数据管理、业务环节的碳数据追踪、碳排放的评价等都离不开标识体系的支持。
• 规模化发展成果(截至2023年11月底):
• 国家顶级日均解析量: 达到1.7 亿次。
• 二级节点数量: 接入329 个。
• 覆盖广度: 覆盖全国31 个省,涉及45 个行业。
• 服务企业数量: 超33 万家。
• 标识注册总量: 突破4200 亿。
这组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星火·链网”: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新型工业化方向,中国信通院牵头建设和运营了“星火·链网”——这项旨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型基础设施。
• “星火·链网”的定位与构建:
• 新型基础设施: 作为关键的国家级项目,“星火·链网”正不断构建和完善其服务体系。
• 服务体系构建: 在此基础上,已构建了数字原生网络、可信服务网络、安全金融服务网络、碳数据网络、数字追溯网络和隐私计算网络等服务体系。
• 重点服务网络进展:
• 已上线网络: 数字原生资产服务网络(DNA)、智能安全金融服务网络(ISF)、可信存证服务网络(CAP)、碳数据服务网络(CRC)。
• 即将上线网络: 数字化追溯服务网络(DDR)、隐私计算网络(PPC)。
• 应用落地: 将积极落实重点行业场景的应用探索,以实现降本增效。
• 典型应用案例:曲美家居的数智化实践
• 应用场景: 曲美家居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实践了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智能仓储和运输系统建设和应用等多种场景。
• 参与建设: 公司参与建设了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二级节点。
• 成果显著:
• 完成了一套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编码整合规范。
• 实现了材料追溯管控。
• 打通了制程及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分析。
• 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体系。
• 关键指标提升:
• 生产设备联网率从53.03% 提升至 66.67%。
• 电视柜类产品研发设计周期减少了 34.07%。
这些具体的数据展现了“星火·链网”及标识解析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巨大价值。
三、 “星火·链网”的生态建设与未来展望
“星火·链网”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注重生态合作伙伴的广泛建设。
• 超级节点建设: 目前已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沈阳、济南、厦门、柳州、成都、苏州建设运行了11 个超级节点。
• 链网规模化: 链网子链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节点逐步落地。
• 生态伙伴建设: 通过广泛的生态伙伴建设,已接入超过 45 个骨干接入节点。
展望未来, “星火·链网”将继续深化其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通过其多样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生态布局,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数实融合和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