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闯关数字化:中小企业的“投入期”与未来

   2025-07-22 工业品商城4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以其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的规模,展现出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然而,在这光鲜数字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整体信息化水平仍待提升,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足,尤其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尚处于早期阶段。这其中,“投入巨大但短期回报不明”的困境,正成为许多传统重资产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

 中国制造业,以其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的规模,展现出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然而,在这光鲜数字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整体信息化水平仍待提升,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足,尤其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尚处于早期阶段。这其中,“投入巨大但短期回报不明”的困境,正成为许多传统重资产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普遍挑战。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始建于1951年的装备制造企业)董事、总经理王磊的经历,便是这一困境的生动写照。自2017年起,合锻智能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字化升级,至今已历五年。面对每年数百万甚至千万的持续资金投入,王磊坦言:“数字化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前提是需要持续地‘烧钱’,对于原本就是重资产投入的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笔巨资。从‘数字化升级’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来看,我们过去几年未产生盈利。理想情况下,仍需要2~3年的布局,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个个体故事,深刻折射出当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

政策引导:推动“链式”转型

 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难题,国家层面正在积极引导。11月初,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出“从易到难、由点及面、长期迭代、多方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并特别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大型企业等服务供给方,应“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转型”。这里所指的“中小企业”,根据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解读,尤其侧重于制造业中小企业。

 艾瑞咨询的最新调研也佐证了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目前主要由央国企和大型民企主导,项目金额集中在100万500万之间,周期长达418个月,显示出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在“需求、成本、效果”等多重因素拉锯下,对于中小制造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等传统重资产行业企业而言,数字化如何实现可持续性,依然是个待解的“必修课”难题。

数字化:手段而非目的

 “数字化不是目的。”王磊指出,理想状态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是降本增效、拓展新商业模式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转型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企业内部从生产到销售全周期的数字化,旨在提质增效;二是产品所负载数据价值的提升,通过优化产品使用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客户粘性,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从“孤岛型”向“用户体验型”的转变。

 然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当头部企业已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信息手段实现企业全周期数字化集成创新时,如果中小企业仍停留在单一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其获得数字红利的边际效用将逐渐减弱。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慢与快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张友明曾对中小企业转型的动力产生过疑问。但他在参加工信部工业文化中心中小企业家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后的所见所闻,让他有了更积极的答案——许多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掌舵人主动寻求合作,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张友明分析,汽车、流程制造等行业对精细化管理和连续生产自动化要求高,数字化进展相对较快。相比之下,装备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得较慢”,这有多重原因:

• 高昂的改造投入: 作为重资产行业,装备制造业对大型设备进行智能化迭代的改造成本巨大。

• 粗放式发展与低利润: 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利润率较低,限制了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的动力。

• 供应链固定且拓展受限: 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相对固定,企业“上云”后,业务拓展空间相对有限。

积极因素涌现:数字化成为“刚需”

 尽管挑战重重,积极因素也在增多。张友明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升级,定制化生产能力已直接影响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这种边设计边生产的模式,其协同管理难度高,使得数字化逐渐成为企业“刚需”。

 他进一步指出,产品复杂、零部件多是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征。随着上游零件厂商增多,能否寻找到性价比更优的供应商、供货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乎企业生产和销售。解决这类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协同问题,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张友明的介绍,工业互联网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并对接更多下游客户,提升捕获商机的能力和市场议价权。此外,企业上云上平台后,生产、研发、采销均实现数字化管理,这种将“传统资产转化为工业数据,再将数据转化成信用”的方式,也为困扰中小企业多年的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

 总之,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对中小企业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期,亦是充满机遇的投入期。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穿越这场阵痛,方能迎来产业升级的“甜蜜点”。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