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碎片化”: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接口标准赋能产业新生态

   2025-07-22 工业品商城2
核心提示: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面貌。其中,边缘计算以其独特的就近服务能力,成为支撑工业应用实现高效、实时、安全运行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边缘计算接口的“碎片化”问题,制约着其规模化部署和生态化发展。喜讯传来!近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正式发布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面貌。其中,边缘计算以其独特的就近服务能力,成为支撑工业应用实现高效、实时、安全运行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边缘计算接口的“碎片化”问题,制约着其规模化部署和生态化发展。

 喜讯传来!近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正式发布《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技术要求》(AII/016-2022)联盟标准。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边缘计算标准化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更预示着工业互联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边缘计算:工业智能化的“神经末梢”

 边缘计算,顾名思义,是将计算、存储、网络和智能等核心能力下沉到网络的“边缘”,即数据产生的源头附近。它能够为工业应用提供近距离、低时延、高带宽的基础服务支撑。想象一下,生产线上的设备无需将所有数据都回传到遥远的云端进行处理,而是在“本地”就能完成数据分析和即时决策,这将极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当前,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到车联网、能源管理,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拓展。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的边缘计算产品和平台之间的接口互不兼容,导致系统集成复杂、应用开发成本高昂,严重阻碍了边缘计算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和生态协同发展。

《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技术要求》:打破藩篱,统一规范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2021年立项启动了《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这项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牵头,联合广州英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等众多行业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编制。

 编制组通过广泛深入的产业调研和多轮专家研讨,充分吸纳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了一套既兼容典型应用接口,又适度超前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的统一规范。该标准的核心亮点在于:

• 统一分类与规范参数:对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类,并明确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计算服务、应用管理、存储服务、数据流通、数据分析和边缘智能等各个方面的输入输出参数、类型和描述方式。

• 指导开发与降低成本:为企业的边缘应用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清晰的借鉴和参考范本,大幅降低了边缘应用开发、部署和迁移的复杂度和成本。

• 促进生态构建:加速形成边缘计算应用生态,让更多开发者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基于统一标准进行创新,打破技术壁垒,促进跨平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

• 提供评估依据:首次提供了对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完整度和成熟度的评价依据,为行业评估和技术选型提供了客观标准。

同步启动测试体系:加速标准落地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该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还同步启动了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测试的征集工作。此举旨在通过实际测评,综合评估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在可用性、连接性、融合性和开放性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依据评估结果划分为基础级、稳健级、完善级、全面级四个等级。

 这一测试体系的建立,将为企业提供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服务,帮助其产品更好地对标标准要求,加速产品的迭代与优化。同时,也将为用户在选择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时提供更为量化和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推动标准在工业现场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未来展望:构建开放、繁荣的边缘生态

 《边缘计算应用支撑接口技术要求》的发布,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碎片化”难题,更为未来边缘计算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这一标准的逐步推广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繁荣、更具韧性的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生态系统将加速形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标准的突破,更是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跃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