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从制造生产到智能工厂

   2024-10-12 工业品商城129
核心提示:近日,“工业4.0”已在德国升华为国家级战略,并且受到了来自本国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广泛共识与认可。部分行业协会已将旗下覆盖6至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机构引入了“工业4.0”的创新理念,许多国际领先企业也已依据“工业4.0”的核心理念,制定出技术演进的长期规划,并提出了自身鲜明且独具匠心的系统与理论。例如,西门子公

  近日,“工业4.0”已在德国升华为国家级战略,并且受到了来自本国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广泛共识与认可。部分行业协会已将旗下覆盖6至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机构引入了“工业4.0”的创新理念,许多国际领先企业也已依据“工业4.0”的核心理念,制定出技术演进的长期规划,并提出了自身鲜明且独具匠心的系统与理论。例如,西门子公司便率先将此概念融入自身的工业软件开发以及生产环节当中,为诸多企业客户提供了针对性强的定制化需求服务,许多企业员工得以从枯燥乏味、程式化的工作环境中摆脱出来,将重心投向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提升潜力的业务领域;同时,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得以延长职业生涯,从而确保企业持续保持高效的生产力水平。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企业首次实现了对资源、信息、物品以及人员的全面互联互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众多新兴企业和小型企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

   据德国电子电气工业协会的预测,“工业4.0”有望使该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高达30%。作为拥有超过120年悠久历史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已然成为了实施德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引领者和执行者。

  回顾过去的历史进程,自上世纪60年代起,欧美各国纷纷掀起了“去工业化”的热潮,大量制造业企业选择迁移海外,转而重点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导致虚拟经济急剧膨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国家虚拟经济的脆弱性才彻底显现出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以及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居高不下等严峻挑战,欧美各国纷纷加快步伐,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推动制造业“回归”本土。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在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力争在制造业领域占据新的制高点。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工业4.0”并非仅仅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简单回归,而是一个崭新时代变革的序幕。它标志着继工业1.0(机器取代人力)、工业2.0(流水线作业)以及工业3.0(高度自动化)之后,又一个全新的纪元的到来。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来看,这意味着互联网正从“虚”的服务业大规模渗透至“实”的制造业领域,也就是CPS体系的真正实现。未来的制造业,将如同服务业一般,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共通的基础设施”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实现无缝对接与协同合作,工厂生产模式将由“高度自动化”逐步转变为“智能化”生产。举例来说,我们只需要使用手机进行下单操作,网络便能自动将订单信息和个性化需求传输至智能工厂,由其负责采购原材料、设计并生产产品,最后通过网络配送方式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因此,在实施“工业4.0”战略之后,整个社会将迈入智能化时代,传统工厂将转型为智能工厂,家庭生活也将逐渐智能化。而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城市建设、智能汽车研发以及智能医疗服务等领域,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之下,全球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的美国,亦不甘示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实施一系列方案来抵御工业化进程的放缓趋势,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此外,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以振兴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这场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