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未来智造:2021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全景图深度解析

   2025-07-04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制造的格局。深入理解其发展脉络与效能,对于把握未来智造趋势至关重要。自一项深入的评估工作启动以来,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系列成果,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洞察。最新发布的《工业互联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制造的格局。深入理解其发展脉络与效能,对于把握未来智造趋势至关重要。自一项深入的评估工作启动以来,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系列成果,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洞察。最新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1)》便是其中力作,它秉持既定的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标准,基于海量企业样本的实测数据,全面揭示了2021年度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现状、核心特征及其发展态势,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产业应用全景图。

 这份详尽的报告,不仅从宏观层面审视了整体进展,更深入剖析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在赋能数字转型方面的独特表现。它不仅仅是数据的罗列,更是对产业脉搏的精准把控,为决策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前瞻性的参考。

整体应用效能:稳步提升与均衡发展

 审视整体应用水平,2021年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平均应用得分由2020年的31.76分攀升至34.25分,这清晰地表明了企业对平台价值认知的加深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在区域分布上,应用水平展现出明显的阶梯式特征。沿海经济活跃区域展现出强劲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南方沿海的数个领先省份与核心经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了发展的第一梯队,彰显了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制造实践方面的深厚积淀。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普及率也实现了从14.67%到17.5%的跃升。更令人鼓舞的是,在不同区域之间,应用普及率的差距正在逐步收窄,这预示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不再局限于少数先行区域,而是向更广阔的地理范围渗透,呈现出更加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普适性的提升,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具有深远意义。

设备云端联通:数字化基石日渐坚实

 设备上云是工业互联网实现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关键前提。报告显示,全国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已由2020年的13.1%提升至15.5%,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生产设备正融入到数字网络之中,为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奠定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多细分产业中,交通设备制造表现尤为突出,其工业设备上云水平从12.37%飙升至18.22%,成为增幅最为亮眼的领域,这可能得益于该行业在智能制造和供应链协同方面的迫切需求。设备的高效联通,如同为工业生产铺设了数字高速公路,使得数据流动更加顺畅,为更高层次的智能应用提供了保障。

业务云端迁移:核心运营智能升级

 在业务层面,向云端迁移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全国业务上云普及率由36.46%提升至38.44%,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经营管理、生产流程、研发设计等核心业务部署在云端。不同产业在业务云化方面展现出各具特色的侧重点:轻工行业更侧重于经营管理和研发设计的云化,以期通过数据优化运营效率和产品创新;纺织行业则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业务的云化,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制造能力;而电子行业则创新性地将业务云化聚焦于产品增值服务,力求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智能体验。这种多元化的业务云化策略,反映了各产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痛点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智慧实践。

数据智能掘金:决策支持能力显著增强

 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而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则是将其转化为价值的关键。报告指出,各行业有效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企业比例均有显著增长,这标志着企业从数据积累走向数据赋能。尤为突出的是,电子行业在这一方面表现卓越,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企业比例高达33.34%,位居各行业之首。这揭示了电子行业在数据驱动决策方面的领先地位,其对海量生产、运营和市场数据的深度洞察,正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普及,意味着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市场趋势、优化生产流程、识别潜在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工业知识传承与创新:构筑数字智慧资产

 工业知识的沉淀与复用,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越简单数据汇集,向更高层次智能迈进的关键。全国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知识沉淀复用的企业比例达到16.85%,较2020年的15.43%略有提升,这表明企业开始重视将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工艺、算法等封装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工业数据、模型、知识等加速封装形成各类工业APP,并在各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推广,这意味着工业智慧正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模块化,从而能够被更广泛地共享和复用,极大地加速了新产品开发、工艺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的进程。

模式创新驱动:未来产业形态的多元探索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赋能企业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报告显示,2021年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的创新发展模式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开展数字化管理的企业占比达37.36%,智能化制造为19.87%,网络化协同达到27.45%,个性化定制为11.36%,而服务化延伸则达到26.55%。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企业在不同创新方向上的重点投入,更描绘出未来产业形态的多元可能:从精益高效的数字化运营,到柔性响应的智能化生产,从跨组织协作的网络化协同,到满足小众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再到从产品销售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转型。这些创新模式的涌现,正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蓝图已绘,征途漫漫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以来,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蓝图相继发布,其中包括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宏伟构想,以及推动信息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这些顶层设计无一例外地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系列成果中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和“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例如,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的目标是达到45%,而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的目标则是达到30%。

 这些宏伟目标的设定,不仅是对当前发展势头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和积极引领。它意味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化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产业数字转型的主旋律。从设备连接到业务云化,从数据智能到知识赋能,再到模式创新,每一步的提升都将叠加效应,共同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的智能与高效。虽然前景光明,但实现这些目标并非坦途,需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及生态构建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攻克挑战。这是一场关于未来智造的长期征途,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所描绘的,正是这场征途上清晰的脚步和不断攀升的里程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