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024-09-04 工业品商城70
核心提示:随着我们国家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壮大和稳步发展,我国现今已经形成了包括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等领域较为全面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这一产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展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显著趋势。在物联网制造业方面,我

     随着我们国家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壮大和稳步发展,我国现今已经形成了包括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等领域较为全面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这一产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展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显著趋势。

     在物联网制造业方面,我国在感知制造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光纤传感器领域,特别是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部分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其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在RFID(射频识别)领域,我国中高频RFID技术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也接近甚至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

    在物联网服务业方面,我国三大运营商的M2M(机器对机器)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产业中的亮点所在。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分别将物联网业务基地升级为物联网分公司,以实现更为市场化的经营策略。而中国联通各类支付卡的发卡量更是已经超过了200万张,基于WCDMA网络的企业专网则提供了智能公交行车监控及调度系统,用户规模超过了100万个,覆盖城市已超过200个。

     除此之外,我国还涌现出了设备制造业与物联网、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产品和服务新模式的现象。例如,家电行业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力量,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拓展价值空间并改善产品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涉及到智能家居领域和家居设备,而且有望催生出更多融合物联网元素的各种智能产品,如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设备、医疗健康设备、智能玩具等等。

     然而,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物联网制造业和物联网服务业,但是各个产业环节所处的阶段仍然有所差异。总的来说,我国在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产业环节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产业链条较长且分散、应用规模化与技术产业水平不匹配以及行业定制性强等诸多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李力先生表示,未来我国将致力于完善物联网产业链,使得物联网产业链与体系架构之间能够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引入多元化的竞争机制,重点突破感知制造业发展瓶颈,推动物联网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培育应用服务业,从而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对于那些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我国将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积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态势,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工信部也计划在今年鼓励物联网骨干企业通过承担债务、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进行企业兼并,以此来壮大物联网企业规模,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他们还将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做好中小物联网企业的孵化、扶持和服务工作,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以期推动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