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性能的因素 

   2024-03-08 工业品商城15
核心提示:1. 探讨测量介质深入的策略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测温点的挑选,针对生产工艺流程而言,检测温度的位置须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否则便失去了测量的价值。在温度传感器插入被测场所之际,沿传感器的长度方向会出现热流现象。当环境温度较低之时,热量流失将导致温度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温度不一致,进而产生测温误差。因此,由热

1. 探讨测量介质深入的策略

     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测温点的挑选,针对生产工艺流程而言,检测温度的位置须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否则便失去了测量的价值。在温度传感器插入被测场所之际,沿传感器的长度方向会出现热流现象。当环境温度较低之时,热量流失将导致温度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温度不一致,进而产生测温误差。因此,由热传导引致的测量误差与插入深度密切相关。此外,插入深度亦与保护管材质存在关联。

     在各类材质之中,金属保护管因其良好的导热性能,故插入深度宜深;而陶瓷材料则因绝热性能优越,可以插入稍浅一些。某些情况下,如工程测温,插入深度甚至会受到测量对象静或动等状态的影响,即流动的液体或高速气流的温度测量不受上述限制,插入深度亦可略浅,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验结果加以确定。

2. 分析测量介质响应时间

     温度传感器中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需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度平衡。因此,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一段时间以使两者达到热度平衡至关重要。维持时间的长短即与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息息相关。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传感器的构造及测量环境,差异显著。因此,一般的温度传感器在跟踪被测对象温度变化速度方面往往显得滞后,且因未能实现热度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

     因此,我们应优选响应速度较快的传感器。提及温度传感器,除了保护管的影响,感温元件的测量端直径大小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即感温元件愈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便愈短。

3. 探究被测介质导致热阻抗增加的现象

     在高温作业环境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若被测量的介质形态为气态,则保护管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质将熔于保护管表面,从而使保护管增厚,热阻抗随之提高。若被测介质形态为熔体,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形成炉渣附着,不仅延长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还会导致指示温度偏低,进而出现误差。因此,除定期校验外,抽检亦是必要之举,有助于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使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