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确认变频器的安装环境;
一、工作温度。变频器内部是大功率电子元件,容易受工作温度的影响。产品一般要求0 ~ 55℃。但为了保证工作的安全可靠,使用时应考虑留有余地,最好控制在40℃以下。在控制箱中,变频器一般应安装在箱体的上部,并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绝对不允许将易发热的发热元件或部件安装在变频器底部附近。
二。环境温度。当温度过高,温度变化较大时,变频器容易结露,绝缘性能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导致短路事故。必要时,必须在箱内添加干燥剂和加热器。在水处理室内,水蒸气一般比较重。如果气温变化较大,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
三。腐蚀性气体。如果环境中的腐蚀性气体浓度较高,不仅会腐蚀元器件的引线、印刷电路板等。,还会加速塑料器件的老化,降低绝缘性能。
四。振动和冲击。当装有变频器的控制柜受到机械振动和冲击时,会造成>不良的电气接触。淮安热电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此时,除了提高控制柜的机械强度,使其远离振动源和冲击源外,还应使用抗震橡胶垫来固定控制柜外部和内部的电磁开关等产生振动的部件。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检查和维护。
电磁波干扰。变频器运行过程中,由于整流和变频,周围有大量的干扰电磁波。这些高频电磁波对附近的仪器有一定的干扰。因此,机柜内的仪表和电子系统应采用金属外壳,以屏蔽变频器对仪表的干扰。所有部件都应可靠接地。此外,电气元件、仪器仪表之间的连接应使用屏蔽控制电缆,屏蔽层应接地。如果电磁干扰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导致控制单元失效或损坏。
2)确定变频器与电机距离的电缆和接线方法;
I .变频器和电机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短。这样就降低了电缆的对地电容,减少了干扰源。
二。控制电缆采用屏蔽电缆,动力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或者从变频器到电机的所有电缆都采用导管屏蔽。
三。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他电缆线路,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他电缆长距离平行运行,以减少逆变器输出电压快速变化带来的电磁干扰。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它们应该尽可能成90度角交叉。与变频器相关的模拟信号线与主电路分开布线,甚至在控制柜中。
四。与变频器相关的模拟信号线最好选择屏蔽双绞线,电源电缆最好选择屏蔽三芯电缆(其规格大于普通电机)或遵循变频器的用户手册。
3)变频器控制原理图;
一、主电路:电抗器的作用是防止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通过电源的输入电路返回电网,从而影响其他用电设备。需要根据变频器的容量来决定是否增加电抗器;滤波器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端,以减少变频器输出的高次谐波。当变频器远离电机时,应安装滤波器。虽然逆变器本身具有各种保护功能,但缺相保护并不完善。断路器在主回路中过载,缺乏同等保护,可根据逆变器的容量进行选择。逆变器本身的过载保护可以用来代替热继电器。
二。控制回路:具有工频变频手动切换,当变频失败时,可手动关闭工频。因为输出端子不能被提供电压,所以固定的电源频率和频率转换应该被联锁。
4)变频器的接地;
变频器的正确接地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抑制噪声的重要手段。变频器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接地导线的截面不小于4毫米,长度不大于5米。变频器的接地应与电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不能共用。信号线的屏蔽层一端接变频器的接地端,另一端悬空。与变频器控制柜电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