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配电线路故障不仅会给供电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给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做好配电线路的管理非常重要。配电线路故障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入分析其原因才能解决。
2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2.1配电线路因自然原因一起跳闸
2.1.1雷电诱发故障,每年夏季都是雷雨多发的季节,配电线路处于露天环境,其线路和配电设备容易遭受雷击。如果不能做好防雷措施,就会因雷击而断线。此外,由于春夏多风天气,一些重量较轻的物体容易被吹落在电线上,造成配电线路故障。
2.1.2鸟类繁殖和树木生长引起的线路跳闸
每年春天,鸟儿都会落在电线上,在电线上筑巢。一般雨后鸟巢的树枝都是湿的,容易导致线路短路跳闸。随着树木的增多,枝繁叶茂的圣战挤走了电力线的通道。阴雨大风天气,树木绝缘能力下降,树枝碰到树枝会直接造成短路跳闸。
2.2线路上的设备故障导致线路跳闸。
常见的有:(1)瓷瓶破裂。线的瓷瓶裂开后,不容易被发现。雨后绝缘下降,容易导致线路接地或跳闸,或雾天闪络放电跳闸。(2)高压计量装置引起的故障。高压计量装置的端子间相间距离过小,没有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如果鸟类坠落或被异物夹住,线路很容易跳闸。(3)引线烧毁引起的故障。过导线连接不牢,线路负荷大时容易造成连接点发热,烧坏了导线就会跳闸。
2.3配电室设备故障导致线路跳闸的常见原因有:老鼠、猫等小动物爬到配电屏或低压母线上,造成设备短路、线路故障;避雷器击穿后,造成线路故障;跌落开关和低压电容老化烧坏,导致线路故障。
3.改进配电网管理手段,减少配电线路故障。
3.1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加强配电线路管理。
配电线路故障涉及到大量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配电线路的管理,加强对线路故障跳闸的奖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运行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减少配电线路故障数量。国内一些地方会设立一些考核体系,对配电线路的异常情况进行考核。线路的任何跳闸故障都将纳入评估范围,并找出故障原因。每条线路实行分组管理,在一定时间内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奖惩分明,有效提高了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配电线路故障次数。
3.2推广应用gps巡线系统
现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已经启动配网巡检工程,以后可以把浙江1: 500的地图加载到GPS手机里。现在GPS手持机可以记录巡视轨迹,现场选择有缺陷的设备,因为2011年7月浙江配电网PMS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完善,在其中可以详细查询GIS模块中包括经纬度在内的电力设备的各种详细参数,并且可以在地图上显示这些电力设备,并进行精确定位。这种地图是未来将载入GPS手机的地图。
3.3建立生产线的实时电子图片文件。
GPS巡线系统效果显著,但在线路通行、交叉穿越、建筑、取土、堆砂等方面存在管理盲区。为确保公司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创新工作思路,对配电线路、站场进行全过程“无缝拍照”,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即从变电站的出线到最后一个基塔,每一个基塔、每一条主线、支线、支线都进行多角度拍照,保留数码照片影像资料,所有配电站也进行多角度拍照,并建立电子档案。
线路巡视实行“双系统”管理后,特别是建立电子档案后,每条线路对应的全景、杆号盘、杆顶、杆基、电缆、通道,以及每个配电站区对应的配电室、进线、变压器、配电盘、工具柜、沙箱都有数码影像照片档案,随时掌握线路、设备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图片来控制线路设备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档案的建立也加强了对用户设备的管理,及时下发重大设备缺陷整改通知,提高了用户设备的运行水平。
3.4加强工业扩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由用户设备引起的跳闸一直居高不下。探究原因,大部分故障都是由于用户设备老化或使用假冒伪劣电力设备造成的。我们从拓展新用户和加强质量管理入手。所使用的入网设备必须使用知名品牌,避免假冒伪劣电力设备进入电网,从而消除电网稳定运行的一个隐患。变压器容量为400kVA及以上的用户配备微机保护设备。对于变压器容量为400kVA及以下的用户,跌落开关配有高压瞬时熔断器,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故障范围。用户用电设备质量逐年提高,电网运行越来越稳定。
3.5加大线路绝缘改造和清障措施。
对于新建配电线路,积极推广使用绝缘导线,逐步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加强线路防雷工作,合理在绝缘线路上安装防雷绝缘子,避免雷雨天气雷击造成断线。对暂时不能绝缘的线路,实施绝缘保护,对断路、转角、T形连接、高压计量、隔离开关、真空开关等进行绝缘。配电间进线更换为绝缘线,并研制了绝缘线专用穿墙套管,取得了显著效果。
另外,近年来道路增多,配电线路空间被占用,政府要组织好线路障碍工作,彻底改善线路运行环境,减少树木造成的线路故障。
4结论
配电线路故障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广大市民带来诸多不便。政府应加强对配电线路的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供电企业应做好配电线路的安全保护措施,向公众普及线路安全知识,减少故障,确保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