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重型机械行业加速重组步伐

2019-01-21 12:012350译轩工业品商城

1、整体保持上升
    2005年重机行业生产、销售创历史新高,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起重运输设备增长幅度为27.53%。
     2005年上半年重机行业的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但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行业总体依然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由于国家对水泥等投资过热行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所以去年水泥设备增长出现了负值,总量为36.52万吨,同比增长-1.5%。
    业内专家预测,今年冶金矿山与起重运输设备行业将会受到更大影响,下滑趋势将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汪建业认为,重机行业已经出现的成本压力增大、企业亏损面扩大等问题依然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2、出口高速增长
    2005年物料搬运设备产品出口额为36.23亿美元,进口额为27.11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13亿美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冶金设备出口额增长了99.67%,进口额下降了0.29%,整体逆差下降17.73%。物料搬运设备2004年的进出口为逆差,而去年不仅变成了顺差,而且增长幅度为421.48%。2005年起重运输(物料搬运)设备行业高速增长态势超出预料。该行业起重机出口额占物料搬运设备出口额的36.16%,位居首位,但是轻小起重设备的出口形势却不太好。

3、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重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前50名的企业,生产、销售集中度占行业比重57%以上,是本行业的主要支柱企业。其中,冶金设备行业前12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8亿元。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为51.2亿元、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为42.6亿元、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30.2亿元、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25.5亿元、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20.6亿元、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为19.3亿元、沈阳重型机械责任公司为15.9亿元。起重运输(物料搬运)设备行业排名前22位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达到30.5亿元,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20亿元。
     企业重组进展较快2005年底,山西省政府将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划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联合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组建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形成全国最具优势的煤机企业。
     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整体划入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也标志着该所将实现从技术研发、设备成套到工程承包的历史性跨越;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材公司重组;中冶集团公司控股陕西压延设备厂;中钢集团并购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组建中钢重机有限公司等。这些重组在重机行业是少见的,标志着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不仅有思路而且有了具体的行动。
另外,行业内很多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开拓。
     一重集团公司近年来先后与德马克、奥钢联等国际著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借船出海”战略,扩大出口。2005年,一重集团公司与VAI(奥钢联)合作出口比利时CARINOX钢厂的1700mm连铸机弯曲段及铸流导向段设备,总计300余万美元,是一重集团公司近五年来一次出口产品数量最多、单笔合同金额最高的成套产品。二重集团公司与奥地利VAI公司(奥钢联)牵手,正式签订2250热连轧机项目合同。这是二重首次向欧洲出口热连轧设备,也是国内首次承担对外出口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合同金额高达3250万欧元。
    沈重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维尔特钻掘设备制造公司、法国NFM技术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创建大型隧道掘进设备制造公司———沈阳维尔特重型隧道工程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沈阳以52%的投资额控股,德国、法国两家公司投资各占24%)。该公司成立后取得显著业绩,已承接了包括武汉市长江地下隧道成套掘进机5套,将提高沈阳装备制造业的高科技含量和生产大型成套设备的能力。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的水泥设备突破了东南亚市场的局限,去年与美国福勒公司、美卓公司、卡博陶粒公司及日本宇部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扩大了出口。同时,该公司与目前世界水泥装备领域最大的承包商丹麦史密斯公司签订了500万美元的水泥主机设备出口合同,标志着中信重机产品正在走向欧美市场。
     2005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优势,与韩国集装箱码头集团签署了“集装箱起重机生产安装”合同,并签约了8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设备,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生产和出口的最大集装箱装卸设备,合同总金额为4399万美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大型企业没有因为宏观调控等因素使自己的发展速度降下来,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求新的产销途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走出国门是必然的,这也是去年出口呈现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4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7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