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式发展,国产工业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活力,深刻改变着国内外的制造业格局。
邓世海创业的经历,正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十多年前,他发现购买零件组装的成本几乎与购买整机相当,这清晰地暴露了当时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缺失。对此,他毅然选择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包括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和传感器,并逐步掌握了整机的自主生产能力。这一选择,不仅为卡诺普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化道路贡献了重要力量。
自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来,这一格局已持续了11年。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更是创下新高,达到11.83万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介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连续两年市场份额超过全球一半。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大国,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国产化带来的最直接效益便是成本的降低。杨丛钧的介绍表明,过去需要进口的涂胶设备、电缆等关键部件,如今已实现国产化,这极大地削减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然而,国产化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极大地加速了制造企业的设备升级速度,并赋予了企业前所未有的灵活性。邓世海以汽车轮毂打磨机器人为例,生动诠释了国内厂商的创新能力。面对用户对机械臂力度控制在精度上的挑战,卡诺普团队创造性地加入了摄像头监测和图像分析技术,实现了实时调节打磨程度,满足了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与国外大型机器人企业倾向于标准化产品不同,国内厂商能够更加灵活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产品开发上,也体现在高效的设备后期维护上。邓世海强调,一旦国产设备投入生产线,其调试、升级的响应速度更快,流程也更加便捷。
尽管国产化带来了诸多优势,但赢得制造业生产企业的信任并非易事。Deng Shihai表示,许多企业倾向于使用与其合作多年的国外设备,新晋的国产设备要迈出赢得信任的第一步充满挑战。然而,一旦国产设备成功进入生产线,其灵活性和易于维护的优势便会显现出来。
但邓世海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灵活性建立在国内厂商强大的自研水平之上。他提到,一些设备的调试需要修改底层代码,只有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才能做到对设备的深度掌控。卡诺普近400名员工中,近半数为研发技术人员,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对研发创新的重视。
可喜的是,像卡诺普这样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灵活市场响应能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在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多。以卡诺普所在的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为例,该区域聚焦智能机器人和数字通信等新经济产业集群,已经汇聚了12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和61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功能区正在积极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力求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立体化产业链协作模式,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然而,在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的背后,它们也迫切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支持。邓世海表达了对未来能有更多制造业引进工业机器人的期望,特别是在汽车、光伏之外的领域。他认为,这不仅能提高机器的使用范围,更是工业领域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是一场由自主研发、市场驱动、政策支持以及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共同奏响的交响乐。从曾经的“洋依赖”到如今的市场主导者和创新者,中国正用行动证明,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实力和潜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化,中国工业机器人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引领全球制造业走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未来。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0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0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0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0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0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0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0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4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