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2025-11-14 09:1860工业品商城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

什么是力矩传感器?

 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这意味着,当机器人感受到外界的推、拉、挤、压,或是扭转的力量时,力矩传感器能够将其转化为机器人生化系统能够理解和处理的电信号,从而指导其行动。

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技术“硬骨头”

根据所测量力的维度不同,力传感器可分为:

1. 单维(轴)力传感器: 只能检测单一方向上的力或力矩,例如只能测量向下的压力。

2. 多维(轴)力传感器: 能够同时测量多个方向上的力和力矩分量。

3.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这是最先进、最全面的形式,能够同时测量三个力分量(X、Y、Z 轴上的力和力矩)和三个力矩分量(绕 X、Y、Z 轴的力矩)。

相比于单维力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显著提高:

• 维度敏感性与一致性: 需要解决对所测力分量的敏感性问题,并确保测量的一致性。

• 维间(轴间)干扰: 结构加工和工艺误差可能导致不同维度间的测量互相干扰,需要复杂的设计和算法来消除。

• 动静态标定: 无论是静态受力还是动态变化,都需要精准的标定,这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挑战。

• 解耦算法与电路实现: 在矢量运算中,实现不同力矩和力的相互解耦,并转化为精确的电路信号,需要精密的算法和电路设计。

六维力矩传感器的技术类型与市场格局

目前,市场上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 应变片式: 这是当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类型。通过在弹性体上粘贴应变片,当受力时,弹性体变形,应变片阻值变化,进而转化为电信号。

• 光学式: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通常具有高精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 压电/电容式: 利用压电效应或电容变化来感应力,各有其特定的应用优势。

人形机器人的“标准配置”与降本增效的希望

 人形机器人,尤其是其灵活的手腕,是六维力传感器的关键应用场景。 目前,一个人形机器人通常会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这使得它们能够精确感知接触力、抓取力度、以及与环境的交互情况,从而实现更精细的操作和更稳定的运动。

 然而,高昂的成本是制约六维力传感器大规模普及的瓶颈。 目前,单个六维力传感器的价格普遍在2万元以上,这极大地推高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成本。

 降本空间巨大: 市场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降本需求非常迫切。国内厂商正积极推动全自动化生产工艺的实现,通过高产量来摊薄单位成本。未来,随着年产能达到十万甚至百万台的级别,六维力传感器的售价有望下降一个数量级,这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 Breakthrough(突破)。

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与技术追赶

 中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的机遇。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的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销量和销售额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机器人行业成为最大的增长引擎,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均超过60%和50%。

 展望未来,到2027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销量有望突破84000套,销售额达到15亿元,复合增长率均超过45%。其中,机器人行业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销量有望突破42000套,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国产与海外的差距与发展机遇

 尽管国内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但国产六维力/矩传感器在灵敏度、串扰、抗过载能力以及维间耦合误差等方面,与海外领先产品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成功推出了相关产品,并开始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部分型号也已进入下游用户的验证测试。这意味着,中国在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上正加速追赶。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攻克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六维力传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感知能力的核心,并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和应用突破。 降本和技术升级将是国产厂商抓住市场机遇的关键。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6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7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6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4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4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2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