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通用制造业:赋能智能制造的基石与演进

2025-09-18 09:0910工业品商城

 通用制造业,作为一个涵盖工业自动化、通用设备制造等多个维度的庞大体系,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驱动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发展,它已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智能制造、专业设备制造领域深度交织,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紧密生态。

通用制造业的内涵与边界

 通用制造业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和高通用性。这意味着其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自身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更可以为其他自动化设备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零部件,从而构建起一个庞大且高效的工业供应链。与之相对,专业自动化应用(即专用设备)则主要服务于特定行业,能够根据各行业的独特需求,提供具备高度自动化特性的非标设备,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工业的每一个角落。

工业自动化全景图:连接上下游,拥抱智能

 工业自动化的价值链条清晰可见:上游承载着电子元器件及原材料的供应,为自动化设备的制造提供基石;下游则是广大的设备使用商, Mereka adalah pengguna utama dari sistem manufaktur modern. 随着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而来,这一产业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加速赋能。

 在上游,关键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芯片、各类半导体产品,以及线缆、结构件等基础原材料,构成了自动化设备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在下游,设备使用商主要分布于两大市场: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和项目型市场。OEM市场涵盖了电子制造、新能源、包装等众多行业,这些行业更倾向于采用通用自动化设备,以实现工厂的标准化生产。而项目型市场则更为专注于过程自动化,如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它们普遍需要根据特定工艺流程定制化的专用设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自动化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大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和算力支持;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和信息系统为操作流程提供了精细化的指导;而由各类传感器支撑的工业物联网,则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中国自动化市场:复苏周期中的增长潜力

 我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其市场规模的增长走势与机床等关键设备产量增速高度契合,展现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正处于此轮周期的底部,预示着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2020年我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已达到2063亿元,部分统计口径下更是高达2502亿元。尽管数据略有差异,但增速均与设备产量等高频数据保持同步。从季频数据观察,本轮周期的底部已现,市场复苏的进程或将呈现温和缓慢的态势。

 细分市场来看,自动化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服务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正逐年提升,显示出服务化转型的趋势。在市场类型上,项目型市场依然是市场的主体,但OEM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项目型市场,预示着标准化、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日益普及。

通用制造自动化的分层解析

通用制造自动化按照其设备形态和使用方式,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重要的环节:

1. 可共用环节: 这类环节为其他通用设备提供基础性的支撑,是实现自动化系统协同作用的关键。它们主要包括:

1. 工控系统: 作为通用自动化的“大脑”,负责对所有自动化过程进行精密的控制。

2. 基础件、仪器仪表、低压电器: 这些是几乎所有通用设备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 机器视觉: 作为自动化设备的“眼睛”,正在快速发展,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4. 工业软件: 为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持。

2. 输出设备及其核心产业链: 这类环节以特定输出设备为中心,是构成完整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关键。它们包括:

1. 数控机床: 包括数控系统和刀具,是制造业的核心装备。

2. 机器人: 包括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部件,是实现柔性制造和智能化的重要载体。

3. 激光设备: 包括激光器和激光控制系统,在精密加工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4. 注塑&压铸机: 广泛应用于塑料和金属部件的成型。

5. 叉车: 尽管带有一定的工程机械属性,但因其在所有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也是典型的通用设备。

6. 增材制造(3D打印): 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形成对比,尤其适用于特种工件的生产,未来有望对通用制造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工厂自动化与过程自动化:两种驱动模式

按照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模式,通用制造自动化可进一步划分为:

• 工厂自动化: 主要以工控系统为核心,对应OEM市场,强调离散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

• 过程自动化: 主要以仪表等传感装置为核心,对应项目制市场,应用于连续的生产过程。

通用自动化按系统环节可细分为五个层面:

1. 控制系统: 负责实现自动化过程的精准控制,包括控制器、人机界面、工业软件及数控系统,其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核心硬件。

2. 驱动系统: 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执行装置,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变频器、软启动器等,电机是其动力来源,伺服驱动和变频器是核心器件。

3. 执行系统: 包含实现控制过程的各类执行装置,如动力端的电机以及实现调节功能的减速器、编码器、调节阀等。

4. 反馈系统: 用于采集和显示各类信息,主要包括传感器、温压变送器、过程仪表等,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5. 输出系统: 是自动化设备的整体集成,目前主流的标准化设备有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激光设备、叉车等,每种设备本身都可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打赏 0
数字浪潮席卷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加速,大模型赋能产业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传统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变革,改造升级的需求持续释放。一组数据描绘出这场深刻变革的图景:全国已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达50家,连接的设备近9000万台(套)。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85%的受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产线时间缩短了20%,这些都印证了

0评论2025-09-182

中国工业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三季报显成效,“新三样”引领新动能
近段时间,上市公司陆续披露的三季报数据,为观察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态度提供了生动注脚。记者发现,在制造业多个细分领域,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众多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沪市企业亮点纷呈,高端制造引领增长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为例,在先进制造板块,多家本土半导体设备公司在前三季度的表现

0评论2025-09-189

中国机器人产业:扬帆远航,驱动创新与全球竞争力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与支持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加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工信部发布的第三批和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高达227家;而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第六、七批名单中,也赫然包含6家机器人领域的杰出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0评论2025-09-182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工控领域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驱动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其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制造业出海”已不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股蓬勃向上的必然趋势。在备受瞩目的工控领域,众多中国企业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积极的行动,通过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实施跨国并购、构建全球销售网络、开展对外投资以及进行技术转让等多元化方式

0评论2025-09-182

区域联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高质量发展驱动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近期,一场围绕“新型工业化”的密集部署正在多地上演。江苏、浙江、江西、河南等省份相继召开相关推进会议,将焦点锁定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崛起、以及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各地正抓住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和产业转型的重要窗口,系统性地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新型工业化全

0评论2025-09-187

双足机器人Robot“Digit”登陆亚马逊仓库:物流自动化新时代的曙光与挑战
亚马逊仓库中传来的最新消息——人形机器人“Digit”的测试启动,无疑为未来物流领域的自动化发展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款由Agility Robotics精心打造的双足机器人,凭借其抓取和举起物品的能力,正迈出在物流枢纽中承担搬运空箱子等任务的第一步,这标志着企业在寻求更高效仓库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0评论2025-09-181

库存周期预警:通用制造业复苏的黎明与市场表现的先行信号
库存水平,作为衡量企业运营健康度的关键晴雨表,正为我们揭示着通用制造业基本面复苏的清晰路径。当前,工业企业正经历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的战略性转变,这意味着全年库存水平将持续下降,为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奠定坚实基础。库存周期的四象限与复苏信号通过对比“产成品库存PMI”和“原材料库存PMI”,我们可

0评论2025-09-181

通用制造业周期洞察:从基钦周期到经济复苏的预判
通用制造业,这一驱动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发展历程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回溯21世纪以来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大约每3-4年一轮的周期性变化,这与订单周期(基钦周期)的规律高度契合。通过分析金属切削/成形机床产量增速以及通用/专用设备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关键指标,我们能够观察到一种同频共振、日

0评论2025-09-183

工业自动化:从蒸汽时代到智能制造的千年演进史
工业自动化,作为一项旨在提升工业生产质量、降低能耗、保障安全的关键技术应用,其历史演进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部技术革新与生产力飞跃的恢弘史诗。蒸汽时代的萌芽:对精密控制的初步需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了人类的生产方式。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能力的同

0评论2025-0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