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CortexM3拓展消费和工业市场或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2023-06-15 08:405640工业品商城

毫无疑问,基于ARM Cortex-M3的MCU产品已经掀起了嵌入式MCU市场的热潮。 多家MCU公司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基于该内核的MCU。 例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爱特梅尔和东芝半导体等公司推出了多款基于ARM Cortex-M3的MCU。 德州仪器通过收购Luminary获得了基于该内核的产品。 此外,富士通微电子等公司将在2010年推出基于ARMCor-tex-M3的MCU。由于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中等性能等特点,可以替代一些16 当前工业市场和消费电子市场中的位MCU。 因此,ARM Cortex-M3的重点市场是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通用市场。

从目前的市场推广情况来看,虽然意法半导体在推出基于ARM Cortex-M3的MCU方面落后于Luminary,但仍然是业界第一家推出基于该内核的MCU的主流半导体公司。 而且,意法半导体拥有比较完整的产品线。 迄今为止,已推出70余款产品,涵盖高、中、低档应用,产品功能日趋完善。 因此,它先后在市场上赢得了众多设计。 总的来说,STMicroelectronics产品市场发展最快,未来应该是ARM Cortex-M3MCU的主要供应商。

NXP继STMicroelectronics之后推出了ARM Cortex-M3MCU产品。 虽然未能抢占先机,但由于NXP ARM Cortex-M3MCU基于最新的Cortex-M3R2改版内核,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例如,R2 修订版内核增加了高度集成的电源控制。 采用这项技术,NXP ARM Cortex-M3MCU 的功耗可以达到业界最低。 其LPC1300系列在工作频率为70MHz时功耗约为200μA/MHz。 而且NXP Cortex-M3MCU产品运行速度快,工作速度可达100MHz。 此外,恩智浦也在积极完善其产品线。 因此可以预见,NXP也将成为ARM Cortex-M3MCU市场的重要力量。

德州仪器于 2009 年 5 月收购了 Lu-minary。Luminary 的产品线基于 ARM Cortex-M3 MCU。 前些年,德州仪器的ARMMCU技术路线一直停滞不前,但收购Luminary改变了这一局面。 由于LuminaryCortex-M3MCU产品线具有一定的水平,再加上德州仪器的营销实力,未来德州仪器也将是ARM Cortex-M3MCU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虽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公司在推广他们基于ARM Cortex-M3的MCU产品,但其产品线的丰富程度无法与上述三家相比,跟进速度也略显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3家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在不久的将来赢得的市场先机,或将在ARM Cortex-M3MCU领域构建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基于ARM内核的32位嵌入式MCU产品正在加速拿下设计,但专有内核仍占据着32位MCU的主流市场。 例如,根据相关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瑞萨自主研发的核心32位MCU占据了32位MCU市场的27.7%,NEC的市场份额为22.9%,飞思卡尔为17.3%。 光是三者之和就接近70%,更何况市面上还有东芝半导体、爱特梅尔、富士通微电子、Microchip等公司的专有核心产品。

专有内核在网络通信、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一些专业领域仍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相关统计,2008年整个汽车MCU市场规模为55亿美元。 其中,飞思卡尔、瑞萨和NEC占据行业前三的位置,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0%。 在工业领域,最著名的32位MCU核心是Freescale的ColdFire。 此外,虽然ARM内核的MCU产品正在扩大在工业市场的应用,但飞思卡尔、瑞萨等公司也在加紧发力,寻找工业市场的新机遇。 例如,2009年飞思卡尔推出了MCF5225x和MCF51CN128/64ColdFire产品。 这些产品都具有非常好的连接性和非常完善的生态系统,并且还免费提供了实时操作系统,大大降低了客户介入32位MCU应用的成本。 这些产品在楼宇控制和高端医疗市场很受欢迎。 再比如,富士通微电子在电机控制、系统控制、仪器仪表产品等工业领域推出了处理速度高达80MIPS的高性能32位FR60 MCU产品。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外围设备集成度高。 应用需求。

打赏 0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4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5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4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5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6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