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造,又称“e-manufacturing”,旨在将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数字化,使制造商能够集成CAD、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工具(PLM)、仿真软件、分析应用和控制技术,已成为 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标志。 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和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数字化车间、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服务等数字化技术已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数字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已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由于商业压力增加,需要在工厂车间和企业范围内大面积部署以太网,制造商急于看到结果,希望有良好的生产数据和业务灵活性。 文化差异导致新制造时代面临重大挑战,制造与IT之间的信息共享变得异常重要。
数字制造和网络制造的基础是底层制造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而智能制造以高度灵活和集成的方式替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智能化、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分布式制造系统的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间工程师和 IT 专家正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分享他们的成果。 最成功的安全是通过控制和信息的集成,实现流程简化和提供信息访问,使用更好的信息来帮助提高生产力,以及集成网络、人员和流程。
为了在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中取得最佳效果,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思科共同提出了参考架构的概念。 同时罗克韦尔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即Stratix8000系列模块化管理型交换机,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媒体。
参考架构概念基于 IT 和制造的通用技术和生产标准,结合思科的“工厂车间以太网”解决方案和罗克韦尔自动化涵盖离散、运动、过程、批量、驱动和安全应用的集成架构,可以帮助工厂实现 更好的可见性、改进数据同化、降低成本和简化管理。
据了解,该架构的下一阶段将重点关注迁移问题、远程和访客访问的安全连接、CIP 同步和运动等时间关键型应用,以及更大的 FactoryTalk 应用和服务平台支持。
过去,数字化工厂提供了一种在虚拟环境中测试机械、电气和控制逻辑并纠正错误的方法,与实际构建模型和测试自动化相比,最多可节省 10 倍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 最便宜的成本。 现在,数字工厂正在扩展到虚拟设计和制造,包括机械和控制环境设计。
制造系统正由原来的能源驱动型向信息驱动型转变,数字制造和数字装备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 数字化制造彻底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科学基础,使产品设计与制造逐渐从部分定量、部分经验、定性向全数字化、定量化转变。
通过将控制编程和配置软件与 PLM 集成,企业将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虚拟设计和生产有助于减少系统之间的工作流程和错误,并允许工程策略之间的双向同步。 虚拟设计和生产将为离散、过程、批量和混合控制行业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和协作。 实现虚拟设计和生产解决方案,公司将获得三大好处。
首先,采用虚拟设计和生产,使机械和控制设计同时完成,双向同步,即时验证,流程进一步加快,为制造商节省时间和金钱。 其次,虚拟设计与生产同步的设计环境和连续的测试过程意味着信息可以重复使用,简单的编程模式允许实时设计,有助于减少工程返工和重复设计,节省成本。 第三,在虚拟设计环境中,所有流程都可以在生产设施制造前进行测试,同时可以通过准确实时的仿真模型不断优化运营并降低风险。
节能环保、绿色制造是当前和未来的长期趋势。 可持续生产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能源、环境和安全的各个方面。 它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真正节省资源。 它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基本信条和任何一家公司良好经营的标志。 社会责任和企业环境要求公司提高业务绩效,而自动化是综合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
电机控制、功率测量和管理、排放监测和报告、废物回收和再循环、跟踪和追溯解决方案、集成过程控制和安全系统是帮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工具。 制造商可以通过改进驱动技术、仔细选择硬件和配置动力总成以及实施智能电机控制策略来实现长期能源效率。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4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5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4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5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6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