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和鼓励上下游企业共赢发展,改善产业配套环境,贵阳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振兴工业经济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中规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鼓励工业企业从市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的配套企业。自扶持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龙头企业和扶持企业。
目前,贵阳正在建设产业配套合作网,定期在网上发布重点产业投资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如产品配套、闲置大型设备、尖端设备、高级技术人才、技术研究合作等,为贵阳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万人数控培训工程是时代的产物。早在十五期间,沈阳就被科技部批准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的试点城市。同时,该市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示范工程”。为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沈阳也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这些都为万人数控培训工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该项目最初由沈阳市科技局立项。原计划建立四个训练基地。由于社会需求旺盛,近年来沈阳计算技术学院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7个实训基地。
3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沈阳计算技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见习实习车间。数控培训班新学员、郑、、等23人在实习。其中,39岁的郑和18岁的只有初中学历。
“学生年龄、学历不一,有的只是初中的‘底子’,但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迅速成为企业的高级蓝领。”给学生们上课的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宋洋告诉记者。
在沈阳博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公司领导向记者介绍来自朝阳县大平房镇的工人赵景阳。
赵景阳原本只有初中学历。1996年至2005年,先后在沈阳、盘锦等地打工,做过酒店服务员、保安、网通业务员等七八份不同的工作,但一直保持稳定。2005年春天,经过这次培训,赵景阳来到沈阳博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三年来,他不仅成家了,买了房,还当上了科长,带着80多名工人在数控生产线上轮班工作。
去年,该公司引进了两台美国制造的新型卧式数控加工中心。这是国际尖端的数控设备,以前全厂都没用过。赵景阳自主调试应用,只用了一两天就成功了,把毛坯原材料加工成了精确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如果你不懂数控操作,那我只好听听了。现在,它得听我的!”赵景阳说,“我努力,心里有底,很有成就感。”
“目前,我们的订单特别大,企业正在全力生产。因为我们不仅有先进的数控设备,还有能打硬仗的数控人才。”沈阳博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供销部主任于涛对这些数控人才进驻工厂感到自豪:“客商来考察,都信任我们的数控设备和工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套‘刀枪’能打一场‘大仗’。”
从2004年开始,万人数控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现已陆续举办了40期培训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可编程控制器与电气控制原理、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等。
在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数控车间,陈冲、傅建中等20名学生一经上岗就能独当一面,他们的良好品质得到了企业部门管理者的认可。跟记者了解情况的辽宁省总工会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宋也很高兴:“我们从2004年底开始参与万人数控培训工程,已经培训了十几个公益班的学生。现在,这些学生的工资、奖金、保险等福利都很好。”
到2006年,万人数控工程培训人数突破1万人;截至目前,已培训16730余人。记者从沈阳计算技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了解到,到2010年,项目计划总培训人数将达到2万人。
数万个数控培训项目也得到了各相关方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辽宁省总工会、沈阳市总工会、沈阳市科技局、劳动局纷纷立项给予支持。
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技术演进与柔性控制的崛起
机器人运动控制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自主化以及安全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技术,其根本在于对伺服电机进行精确调控。伺服系统主要有转矩控制、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三种基本方式,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共同构成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石。一、 伺服控制的三种基本方式:1. 转矩控制:1. 聚焦: 仅对电机输出
0评论2025-09-294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六大关键举措:构建数字经济新引擎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要系统性的规划与精准的政策支持。以下六大举措,将为产业数字化转型 Breakthrough 注入强劲动力:一、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发展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基石。随着数据要素价值的不断凸显,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0评论2025-09-293
产业数字化:多重挑战与应对之道
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驱动力,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技术壁垒以及就业结构性挑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 产业数字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转型中的“未知数”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其复杂性和影响
0评论2025-09-294
产业数字化:多重挑战与应对之道
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驱动力,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技术壁垒以及就业结构性挑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 产业数字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转型中的“未知数”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其复杂性和影响
0评论2025-09-294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发展趋势:新时代的新范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的浪潮正深刻地重塑着全球经济格局。在这一深刻变革之中,我们观察到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趋势,它们共同勾勒出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范式。一、 数字技术驱动,赋能产业数字化加速升级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催生了全新的科技驱动型产业生态,更成为连接传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
0评论2025-09-294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10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1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11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1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