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六大关键举措:构建数字经济新引擎

2025-09-29 10:3030工业品商城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要系统性的规划与精准的政策支持。以下六大举措,将为产业数字化转型 Breakthrough 注入强劲动力:

一、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基石。随着数据要素价值的不断凸显,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 基础设施的战略意义: 加快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在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优先落地应用,对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 协同发展与需求导向: 强调数字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应用技术的协同发展,坚持需求导向,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与能源、交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创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 鼓励数据资源 高效 利用,释放数据赋能潜能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新生产要素,其海量集聚的特点要求我们充分发掘其潜力,发挥其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

• 健全数据制度: 制定数据资源的确权、定价、交易等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规则,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深化数据归集利用。

• 构建数据交易体系: 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与高技术、高算力、高安全的数据交易中心,系统全面地采集、汇聚、整合、存储数据资源,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驱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延伸与升级

将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离不开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 智能化生产经营: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农业生产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数据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为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撑。

• 服务体系完善: 健全市场和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开发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供需平衡等服务,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 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融合共生

 在数字技术广泛渗透、消费者习惯变化、商业模式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 生态融合与利益共同体: 强调传统产业间以及传统产业与数字企业间的产业生态融合共生,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生态环境。

• 技术驱动与数据赋能: 数字技术通过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深化分工组织,实现产用结合和柔性生产;同时,数字经济以数据驱动为制造业提供新动能,引导其与新兴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数字经济还能拓展经济适用范围,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放大规模经济效应。

五、 加速传统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激发新动能

 传统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升级,将显著拓展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 全方位改造与精准匹配: 利用数字技术的传播范围广、边际成本低的特点,对传统服务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实现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

• 提质增效与弯道超车: 通过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助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六、 完善精准化政策支持,破解转型难题

 政府在产业数字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政策引导应更加精准化。

• “精准滴灌”惠企: 政策措施和公共服务应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重点解决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转型能力不足、改造成本高、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 财政税收支撑: 发挥财政税收政策对企业和就业的支撑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通过税收激励政策,加大对大型数字企业的税收征收力度,并提高对短期性失业人群的转移支付水平,强化新型就业岗位保障,支持民生短板领域的岗位创造。

 总而言之,这六大举措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套系统性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数据利用、推动重点行业转型、完善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将能够更好地驾驭数字经济浪潮,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打赏 0
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技术演进与柔性控制的崛起
机器人运动控制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自主化以及安全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技术,其根本在于对伺服电机进行精确调控。伺服系统主要有转矩控制、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三种基本方式,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共同构成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石。一、 伺服控制的三种基本方式:1. 转矩控制:1. 聚焦: 仅对电机输出

0评论2025-09-295

产业数字化:多重挑战与应对之道
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驱动力,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技术壁垒以及就业结构性挑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 产业数字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转型中的“未知数”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其复杂性和影响

0评论2025-09-294

产业数字化:多重挑战与应对之道
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驱动力,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技术壁垒以及就业结构性挑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 产业数字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转型中的“未知数”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其复杂性和影响

0评论2025-09-294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发展趋势:新时代的新范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的浪潮正深刻地重塑着全球经济格局。在这一深刻变革之中,我们观察到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趋势,它们共同勾勒出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范式。一、 数字技术驱动,赋能产业数字化加速升级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催生了全新的科技驱动型产业生态,更成为连接传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

0评论2025-09-294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10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1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1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1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