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价值,驱动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近日,在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举办的媒体日活动上,一系列关于工业互联网落地实践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得到了集中分享,其中,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星火·链网”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方面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
一、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从“0 到 1”的实现与全球规模实践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在活动中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实践。”
• 标识体系的核心价值:
• 基础性与通用性: 新型工业化标识体系是一项基础技术,更是工业互联网打通生产、供应、流通全流程不可或缺的“ID 凭证”。
• 数据流通枢纽: 由工信部牵头,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旨在支持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流通。
• 数实融合的关键: 金键强调,标识体系是基础资源设施和基础服务,通过标识符可以高效获取对象信息,实现对象间的交互。在工业互联网实践中,标识体系是数实融合的关键枢纽,能够高效管理控制数据,有效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产业数据的最佳连接和管理。
• 应用场景拓展: 以碳行业为例,产品数字护照、碳数据管理、业务环节的碳数据追踪、碳排放的评价等都离不开标识体系的支持。
• 规模化发展成果(截至2023年11月底):
• 国家顶级日均解析量: 达到1.7 亿次。
• 二级节点数量: 接入329 个。
• 覆盖广度: 覆盖全国31 个省,涉及45 个行业。
• 服务企业数量: 超33 万家。
• 标识注册总量: 突破4200 亿。
这组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星火·链网”: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新型工业化方向,中国信通院牵头建设和运营了“星火·链网”——这项旨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型基础设施。
• “星火·链网”的定位与构建:
• 新型基础设施: 作为关键的国家级项目,“星火·链网”正不断构建和完善其服务体系。
• 服务体系构建: 在此基础上,已构建了数字原生网络、可信服务网络、安全金融服务网络、碳数据网络、数字追溯网络和隐私计算网络等服务体系。
• 重点服务网络进展:
• 已上线网络: 数字原生资产服务网络(DNA)、智能安全金融服务网络(ISF)、可信存证服务网络(CAP)、碳数据服务网络(CRC)。
• 即将上线网络: 数字化追溯服务网络(DDR)、隐私计算网络(PPC)。
• 应用落地: 将积极落实重点行业场景的应用探索,以实现降本增效。
• 典型应用案例:曲美家居的数智化实践
• 应用场景: 曲美家居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实践了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智能仓储和运输系统建设和应用等多种场景。
• 参与建设: 公司参与建设了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二级节点。
• 成果显著:
• 完成了一套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编码整合规范。
• 实现了材料追溯管控。
• 打通了制程及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分析。
• 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体系。
• 关键指标提升:
• 生产设备联网率从53.03% 提升至 66.67%。
• 电视柜类产品研发设计周期减少了 34.07%。
这些具体的数据展现了“星火·链网”及标识解析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巨大价值。
三、 “星火·链网”的生态建设与未来展望
“星火·链网”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注重生态合作伙伴的广泛建设。
• 超级节点建设: 目前已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沈阳、济南、厦门、柳州、成都、苏州建设运行了11 个超级节点。
• 链网规模化: 链网子链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节点逐步落地。
• 生态伙伴建设: 通过广泛的生态伙伴建设,已接入超过 45 个骨干接入节点。
展望未来, “星火·链网”将继续深化其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通过其多样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生态布局,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数实融合和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2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
软件炼金术:中国工业软件升级的“破局”之道
当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在数控机床、高端装备等领域逐步闪耀,赢得世界赞誉之际,一个悄然存在的“软肋”却呼唤着我们深思。正如业内一句略带“叹惋”的评价:“工业母机等国产硬件已取得突破,但软件却未匹配”。这并非孤例,更多来自一线的声音和学界的洞察,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议题:中国工业软件的“破局”之路,究竟还有
0评论2025-09-251
U9 cloud:赋能中大型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引领全场景融合与智能应用新时代
自2021年首次亮相以来,用友U9 cloud平台已历经三次重大的跨越与升级,展现出持续进步和与客户风险共担、共成长的坚定步伐。作为专注于服务中型及中大型制造企业的数智化平台,U9 cloud始终围绕全场景一体化融合、深耕细分行业、数据驱动与智能化应用三大战略方向,引领着制造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新浪潮。一、 全场景一体化融
0评论2025-09-2417
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2023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引领新方向
2023年10月12日,在第五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3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以下简称“指数”)。该指数的推出,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估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企业、行业和区域的转型战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一、 指数的发布与核心洞察
0评论2025-09-244
工控机(IPC):工业现场的“守护者”与“智慧引擎”
工控机,作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现场。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普通计算机相比,工控机并非简单的“工业版” PC,而是经过专门设计,以满足工业生产特殊需求的“硬汉”级计算设备。一、 工控机的独特“体质”:为何它能胜任工业现场?工业现场环境的严苛性,使
0评论2025-09-241
工业互联网的“魂”:操作系统革新驱动“软件定义工业”,国产力量换道超车
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智能手机的崛起无疑是其大规模普及的关键节点。而智能手机演进的核心,正是围绕着操作系统的不断革新。正是基于强大的操作系统,才孕育了繁荣的应用市场,催生了功能丰富的App,为人工智能(AI)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工业互联网的演进正沿着相似的轨迹行进。要实现从传统简单的“工业互联”
0评论2025-09-239
AI赋能工业软件:点亮“软件定义的工业”,加速制造业迈向“智造”新时代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坚实支柱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变革。过去,以图纸、工艺、说明书定义产品功能和生产流程的“工程惯例”使得产品一旦定型,调整其功能便异常困难。然而,随着人工智能(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数智化改造”(“智改数转”)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形成了触及现实生产力
0评论2025-09-233
工业软件大赛:汇聚顶尖智慧,赋能“中国智造”核心引擎
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多个关键领域。它们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强大引擎,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中国智造”核心能力的关键所在。当前,一场由汇聚了中国商飞上航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
0评论2025-0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