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AI赋能工业软件:点亮“软件定义的工业”,加速制造业迈向“智造”新时代

2025-09-23 09:5530工业品商城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坚实支柱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变革。过去,以图纸、工艺、说明书定义产品功能和生产流程的“工程惯例”使得产品一旦定型,调整其功能便异常困难。然而,随着人工智能(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数智化改造”(“智改数转”)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形成了触及现实生产力的强大驱动力。

 其中,被誉为“现代工业之魂”的工业软件,正经历着一场颠覆式的重塑。它不仅打破了过去“以装备为核心的工业”的历史,更将加速推动我国工业体系从**“软件定义的工业”转型,进而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工业生产的“智慧化”飞跃:从机械臂到工业操作系统

 想象一下,在北京房山的一间电力装备企业智能生产车间,一台银色机械臂如同拥有“火眼金睛”,能够流畅而精准地完成工件抓取、定位、固定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一切的丝滑流畅,得益于背后强大的3D机器视觉技术,它赋予了机械臂“看”和“思考”的能力,得以在复杂且无序的物料堆中,精确识别并调整工件的朝向,实现高精度的智能化生产。

 这与传统车间工人需要徒手挑选、包装火花塞、螺钉等来料无序的工件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的模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良品率也难以稳定。而如今,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定位算法以及智能机械臂避障和轨迹规划算法,使得机器能够有效识别、定位目标,并智能避开障碍物,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支撑这一切“丝滑”运行的,离不开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功劳。一个高适配、高可靠性的工业操作系统,为工业应用软件提供了坚实运行环境,能满足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对高实时、高精度控制的需求。

 正如东土科技产品战略总监周爱平所言,从传统工厂迈向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开放的工业操作系统至关重要。它如同一个“统一底座”,向下连接各类设备和信息系统,汇聚丰富数据;向上则能打通各类应用系统,让不同的生态企业在其之上开发丰富的工业App,满足企业按需选择的需求。

 这种由数据驱动、全面智能化的模式,正在逐渐取代过去单点智能化、边试边用的模式。目前,我国已建设近万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通过智能化改造,产品研发周期显著缩短,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良品率得到有效控制。

工业AI:为“智造”扫清障碍,传承制造智慧

 在拥有最庞大、最完整的工业企业集群与产业链的中国,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现实阻力,例如系统软件的开放性差导致“信息孤岛”与“数据雾霾”,以及“启动难”和“工业知识积累难”等问题。这使得许多企业仍在依赖“师傅经验”进行现场操作和控制,一旦观察不仔细,就可能面临生产风险。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冲击波”已深刻传导至工业界,引领工业系统从“互联”向“智慧”升级。特别是工业人工智能(Industrial AI)**的出现,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扫清了诸多障碍。

 工业系统的智能化正沿着“本地的智能化”与“连接的智能化”两个方向延伸。前者得益于设备智能化、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信息与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系统提供了大数据环境与强大的计算能力。后者则通过工业互联网**,打通了设备、人、服务之间的连接,改变了工业设计与制造流程。

 工业互联网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了多维度的生产监控与智能优化;而人工智能,则能更深入地挖掘和分析数据,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与预测。

 依赖师傅传授的制造现场经验,正逐步被数字世界所替代。工业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宝贵的制造知识与经验智慧,转化为可被数字世界理解的模型和算法。这些模型在数字世界中不断吸收新数据,持续运行、迭代和优化,从而以更精准的方式辅助人类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解决现有难题,并为未来的智能化变革与创新驱动新的可能。


打赏 0
工业互联网的“魂”:操作系统革新驱动“软件定义工业”,国产力量换道超车
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智能手机的崛起无疑是其大规模普及的关键节点。而智能手机演进的核心,正是围绕着操作系统的不断革新。正是基于强大的操作系统,才孕育了繁荣的应用市场,催生了功能丰富的App,为人工智能(AI)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工业互联网的演进正沿着相似的轨迹行进。要实现从传统简单的“工业互联”

0评论2025-09-239

工业软件大赛:汇聚顶尖智慧,赋能“中国智造”核心引擎
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多个关键领域。它们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强大引擎,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中国智造”核心能力的关键所在。当前,一场由汇聚了中国商飞上航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

0评论2025-09-239

工业软件大赛:汇聚顶尖智慧,赋能“中国智造”核心引擎
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多个关键领域。它们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强大引擎,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中国智造”核心能力的关键所在。当前,一场由汇聚了中国商飞上航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

0评论2025-09-236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经济的“身份证”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为物理实体和虚拟数据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领域的互联互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它采用“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的四级架构,为数据要素流通共享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领跑者作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大

0评论2025-07-1851

数字制造的开源之路:共创未来工业软件
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软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 智能化、自动化和效率提升都离不开先进的工业软 件。 而“开源”模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着数字制造的新变革。开源模式的核心在于开放和协作。 它不再依赖于封闭的团队和有限的资源, 而是汇聚了来自全球各个

0评论2025-07-1067

制造业升级离不开工业软件
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能力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撑。 现代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网络化,是提升传统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上海工业新高地的需要。 一般来说,工业软件比通用软件更具行业针对性和专业性。 它

0评论2023-11-0633

借鉴上海经验发展工业软件
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工业软件产业。 目前,上海拥有较为齐全的工业工业软件产品,涵盖智能电网、民航、石油化工、造船、海洋工程等领域,工业技术和研发相对集中。 但一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聚能力弱等发展中难以突破的瓶颈逐渐显现。今年3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振兴工业软件专项行动计划

0评论2023-05-31102

推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靠的是工业软件
《规划》强调自主创新,同时强调“用做事业,用做事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突出强调了注重产业升级。事实上,真正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靠的是工业软件。工业发展通用软件更多表现为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而工业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工

0评论2023-01-05143

破“集成创新”,立工业软件
软件是智能的载体,是智能社会重要的基础要素。运行于智能产品、工业装备与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先进软件是工业乃至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未来智能工业的重要基础支撑,是不能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   工业软件不同于IT软件,是工业知识创新长期积累、积淀并在应用中迭代进化的工具产物,正如赵敏先生在《为工

0评论2019-12-1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