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深度剖析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现状,既指出了其在新技术、新业态驱动下孕育的新生机和巨大发展机遇,也毫不回避地揭示了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痛点与挑战,如技术基础薄弱、产品体系化不足、供需融合度低以及产业生态不健全等。
工业软件: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大脑”
作为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程序化封装,工业软件已成为现代工业的“大脑”,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工业软件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识。
向好势头不减,国产份额仍需突破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正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势头。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共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这一势头得以延续,收入达1247亿元,同比增长12.8%。
资本市场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2022年,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工业软件企业成功上市,近170家机构和投资者积极布局这一赛道,显示出对中国工业软件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挑战依然严峻:技术瓶颈与生态短板
然而,成绩的背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威伟坦言:“总体看来,我国工业软件基础仍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小、产业弱的特征依旧明显,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亟待提升。”
具体到细分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副所长王蕴辉指出:
• 研发设计类软件: 核心技术差距较大,国产软件市场占有率不足10%,仍处于技术导入的推广及市场培育的成长期。
• 生产制造类软件: 在高精尖控制领域,国外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国产软件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 经营管理及运维服务类软件: 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但仍需在高端化、智能化方面进一步突破。
机遇与政策双轮驱动,应用场景沃土待耕
尽管面临挑战,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却非常显著:
1. 国家战略高度重视: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工业软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地方转型升级推力: 江苏的"智转数改"、上海的"工赋上海"、广东的"制造业当家"等地方性政策,为工业软件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3. 丰富的应用场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门类体系,中国拥有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77%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这些都为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积累了天然的“沃土”。
4. 新兴技术赋能: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为工业软件的智能化、高效化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破局之路:基础、应用、生态协同发展
《报告》为我国工业软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从筑基础、促应用、强链条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体系化协同发展,并以需求为牵引:
• 筑牢技术根基: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 necks”问题,提升国产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能力。
• 加速应用培育: 重点在于“应用是未来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的一个关键核心。” 这意味着需要加快应用生态的培育,并大胆开放真实的工业应用场景。正如王蕴辉所言,“好的软件是用出来的,特别是工业软件,必须和我们的工业应用场景相结合。”
• 强化产业链条: 明确工业软件的推广路径,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同,形成更具韧性和安全性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从“软件弱”到“软件强”的坚实步伐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庞大的应用场景优势,强化产业生态协同,中国工业软件必将加速前行,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提供坚实的软件支撑,最终实现从“软件弱”到“软件强”的伟大 Leap。
工业强基,智创未来:深化三大战略,重塑发展新格局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必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三大国家级战略——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坚定不移地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这三大战略不仅是应对挑战的根本,更是驱动产业前行、实现可持续繁荣的强大引擎。一、筑牢实体
0评论2025-09-182
工业强基,智启未来:新征程上,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与前提,历经艰辛探索,已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基础萌芽到迈向全面的发展阶段,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效益提升为导向、以资源节约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宗旨、以人力潜能充分释放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的时代主题。这条道路在实
0评论2025-09-182
智汇辽宁,链动未来: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激荡创新浪潮,引领产业新纪元
当深秋的凉意与智能的暖流在辽宁大地交织,一场汇聚全球智慧、洞悉产业变革的盛宴——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奏响了创新与合作的时代强音。这不仅是一场数字技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产业升级加速器,一个开启无限可能的新起点。大会的圆满落幕,不仅刷新了各
0评论2025-09-182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新篇章:中国倡议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北京,2023年10月18日 -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当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网信办”)于10月18日正式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这份重磅倡议,不仅勾勒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的深刻思考,更向世界传递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造
0评论2025-09-184
中国工业经济稳健回升,先进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日期:10月18日) - 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持续显效,配合各地各部门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方面的有力举措,中国工业经济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巩固其恢复的根基。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亮眼: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企业效益加速恢复最新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9-182
赋能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互联网奏响“新质生产力”最强音
沈阳,2023年10月18日 –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 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一宏大主题的指引下,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隆重拉开帷幕。大会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中国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核心产业规模更是成功突破1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新浪潮:智能互联驱动下的澎湃动能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工业经济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工业互联网,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如10月18日在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传递出的信息那样,我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达到50家,它们犹如智慧的节点,连接起近9000万台套设备,渗透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核心产业规模更是突破了1.2万亿元。这一系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智造的“中国机遇”:韧性升级与全球合作的新篇章
当今世界,工业经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中国,作为全球工业版图中的重要参与者,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先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此次面向全球制造业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犹如一声号角,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制造业而言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智造的新引擎:韧性中孕育的无限可能
今年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业经济的巨轮正稳健地驶入复苏的航道。阵阵暖意涌动,预示着增长的潜力正在被重新激发。尽管市场需求的勃勃生机与企业利润的持续攀升,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洞察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正如一位资深的产业观察家所言:“稳固产业经济的根基,便是稳固经济体的
0评论2025-09-181
智慧守护:机器人技术在基础设施巡检中的革新应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由智能机器人参与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崭新时代。从高空俯瞰的精准巡检,到地下深处的细致勘察,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社会各行业的安全与效率提供坚实保障,尤其是在人口变化和基础设施老化带来挑战的当下,这种“未来场景”正加速成为现实。高空之眼:无人机助力工厂安全巡视日本
0评论2025-0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