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强基,智创未来:深化三大战略,重塑发展新格局

2025-09-18 08:5820工业品商城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必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三大国家级战略——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坚定不移地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这三大战略不仅是应对挑战的根本,更是驱动产业前行、实现可持续繁荣的强大引擎。

一、筑牢实体基石:锻造坚韧安全的产业链与供应链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是工业经济的生命线。当前的首要任务在于“补链、强链、固链”,需要对工业各领域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深入的专项攻关,精准识别并打通“卡脖子”的环节,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具备强大协同效应与广泛辐射能力的数字化示范园区,使其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典范。

 进一步推动园区向“智慧园区”与“零碳园区”迈进,实现单元协同的紧密化、公用设施的绿色化、数字基础设施的系统化以及外部联系的网络化。在此过程中,拥有强大整合能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将扮演至关重要的“链主”角色。它们应将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经验,升华为开放的服务平台,整合生产要素,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链创新生态,赋能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使其更好地融入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体系。同时,积极发掘并培育一批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网络运营服务商,为产业链的整体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拥抱数字浪潮:在变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要求企业主动适应、大胆创新、深刻变革。在成功完成首轮重大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应继续聚焦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要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布局,特别要加强核心制造环节的能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数字经济的腾飞提供坚实的物理支撑,包括推广5G网络、建设高效数据中心与计算中心、以及加速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应用。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区域经济已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交通、数字金融等消费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正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互联网下半场”——工业制造业,并推动其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与新模式。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数字化的应用,聚焦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将其深度融入生产制造的核心流程,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产量的显著提升和整体效率的全面提高。

三、迈向零碳未来:工业的绿色转型与低碳创新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而工业是关键。电力、煤炭、石油、钢铁、建材、汽车、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道路运输等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减排,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要实现宏大的“双碳”目标,仍有大量技术难题亟待攻克,需要加快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步伐。

 一方面,智能电网、电化学储能、光热发电、绿色氢能的制(生产)、储(储存)、输(运输)、用(应用),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正逐步走向应用前沿。另一方面,诸多前沿技术,如低碳、零碳新材料的研发,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突破,可控核聚变的探索,零碳工艺的创新,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再利用,以及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碳汇能力的提升,都关系着未来的发展潜力,需要持续的投入与攻关。

坚守初心,勇于创新:构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

 “守正创新”,是推动发展、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其中,“守正”是创新的基石与保障,意味着要坚守本源、筑牢根基,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创新”则是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关键。工业企业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自身独特的“创新文化”,将创新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风貌和生态氛围有机融合,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在此基础上,以下五点建议对于工业企业培育创新文化至关重要:

• 明确发展航向: 坚定正确的思想指引,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创新的实践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

• 融合传承与变革: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人类文明的宝贵成果,同时积极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去粗取精,立足区域实际,为我所用。

• 恪守科学务实: 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尊重并遵循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鼓励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杜绝浮躁与空谈,以实干兴企。

• 营造创新沃土: 构建有利于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积极鼓励创新人才的涌现与成长。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共同参与的内部创新机制。营造一个鼓励突破、宽容试错、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

• 倡导诚信为本: 在数字经济时代,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尤为重要。要坚决防止和杜绝各类不良行为与违规违法现象,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社会监督与诚信体系建设,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健康的社会生态。


打赏 0
工业强基,智启未来:新征程上,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与前提,历经艰辛探索,已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基础萌芽到迈向全面的发展阶段,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效益提升为导向、以资源节约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宗旨、以人力潜能充分释放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的时代主题。这条道路在实

0评论2025-09-182

智汇辽宁,链动未来: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激荡创新浪潮,引领产业新纪元
当深秋的凉意与智能的暖流在辽宁大地交织,一场汇聚全球智慧、洞悉产业变革的盛宴——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奏响了创新与合作的时代强音。这不仅是一场数字技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产业升级加速器,一个开启无限可能的新起点。大会的圆满落幕,不仅刷新了各

0评论2025-09-182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新篇章:中国倡议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北京,2023年10月18日 -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当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网信办”)于10月18日正式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这份重磅倡议,不仅勾勒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的深刻思考,更向世界传递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造

0评论2025-09-184

中国工业经济稳健回升,先进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日期:10月18日) - 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持续显效,配合各地各部门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方面的有力举措,中国工业经济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巩固其恢复的根基。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亮眼: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企业效益加速恢复最新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9-182

赋能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互联网奏响“新质生产力”最强音
沈阳,2023年10月18日 –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 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一宏大主题的指引下,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隆重拉开帷幕。大会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中国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核心产业规模更是成功突破1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新浪潮:智能互联驱动下的澎湃动能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工业经济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工业互联网,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如10月18日在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传递出的信息那样,我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达到50家,它们犹如智慧的节点,连接起近9000万台套设备,渗透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核心产业规模更是突破了1.2万亿元。这一系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智造的“中国机遇”:韧性升级与全球合作的新篇章
当今世界,工业经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中国,作为全球工业版图中的重要参与者,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先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此次面向全球制造业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犹如一声号角,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制造业而言

0评论2025-09-181

工业智造的新引擎:韧性中孕育的无限可能
今年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业经济的巨轮正稳健地驶入复苏的航道。阵阵暖意涌动,预示着增长的潜力正在被重新激发。尽管市场需求的勃勃生机与企业利润的持续攀升,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洞察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正如一位资深的产业观察家所言:“稳固产业经济的根基,便是稳固经济体的

0评论2025-09-181

智慧守护:机器人技术在基础设施巡检中的革新应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由智能机器人参与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崭新时代。从高空俯瞰的精准巡检,到地下深处的细致勘察,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社会各行业的安全与效率提供坚实保障,尤其是在人口变化和基础设施老化带来挑战的当下,这种“未来场景”正加速成为现实。高空之眼:无人机助力工厂安全巡视日本

0评论2025-0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