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从技术滞后到蓄势待发: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5-08-14 09:44790工业品商城

 外骨骼机器人,这项融合了科技与人体工程学的创新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从医疗康复到工业制造,从军事应用到养老服务,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尤其在中国,随着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外骨骼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发展历程:从追赶到崛起

 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其发展历程也折射出科技进步的轨迹。 美国的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而中国起步相对较晚,大约在2000年前后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已经步入商业化阶段。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赛道,不断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迭代。

 目前,中国布局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已近300家,且以创业型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奇诺动力在获得亿元融资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核心技术; 迈宝智能科技则面向全球提供先进可穿戴机器人装备,产品远销海外。 这种积极的创新氛围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加持: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产业腾飞

 政策的支持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持。 虽然该政策主要侧重于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但同时也向整个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这无疑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场前景:需求驱动与认知提升

 无论是从国内需求端的反应,还是海外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认知度正在不断提升。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赛道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市场增长的空间正在打开。

 在工业领域,外骨骼机器人的部署增长迅速。 根据全球科技市场咨询公司ABI Research的数据,工业类外骨骼将在2028年占据整体市场营收一半比重,而出货量将占整体出货量一半以上。 这一预测充分说明了工业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巨大需求。

挑战与瓶颈: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

 尽管前景广阔,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尽管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但其渗透比例仍然相对较小。

 成本和经济效益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行业调查显示,国外发达国家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价格通常在2万美元以上。 国内企业由于商业化程度较低,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也居高不下。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规模小、研发成本高等因素,加之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供应链,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底层研发和设计工作。

 此外,工业用外骨骼机器人的三大核心关键部件——电机、驱动器、减速器——也存在技术瓶颈。 由于外骨骼对重量非常敏感,标准化的钢制减速器并非最优设计,往往需要优化定制。 另外,在控制和驱动系统上,企业往往将电机、控制电脑等多个系统分布式集成,再加上电池和传感器,外骨骼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将难以保障。

未来展望:蓄势待发,迎接飞跃

 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行业内的共同努力。 傲鲨智能CEO徐振华曾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外骨骼机器人像电动工具一样,所有人都能用得起”。 只有当技术能够实现低成本且实现量产时,才能真正实现普及。

 科幻大作《机器人革命》中,彼得·摩根就预言了人类走向“强化人”的道路。 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换的新转型期,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将在“工业4.0”、“智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蓬勃发展,机遇窗口肉眼可见。

 亿欧智库认为,外骨骼机器人的爆发,仍然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去积累。 随着技术创新突破及市场打开,外骨骼应用将迎来飞跃发展。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打赏 0
点燃明日引擎:前沿科技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浪潮
在科技革命的宏大叙事中,一股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正在孕育——这就是未来产业。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而是由最尖端的技术突破所浇灌的战略新赛道,是定义下一个十年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是颠覆性与高不确定性。它们正从实验室的蓝图跃迁至应用的初期,代表着生产效率、信息交互和物质构成的指数级飞

0评论2025-10-094

中国5G发展:网络基础、创新能力与产业赋能全面领先
中国在过去一年中,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夯实了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地位,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赋能深度上持续发力,展现出显著的“赋值”与“赋能”效应。一、 网络基础:全球最大规模,能效持续提升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1. 超大规模广域覆

0评论2025-10-093

工业“四小龙”2023年报透视:汇川领跑增长曲线,同行聚焦转型止血
随着年报季的临近,国内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四小龙”——汇川技术、哈工智能、埃夫特和新时达——相继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不同企业在面对市场周期波动和战略转型时,展现出迥异的运营态势:汇川技术以营收和利润双丰收的姿态领跑行业增长,而其他三家则聚焦于优化结构、降低亏损,为未来的复苏奠定基

0评论2025-10-093

协作新纪元:小型化、柔性化机器人驱动工厂自动化升级
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在生产线上已陪伴我们数十年,但技术奇点的到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工厂自动化的格局。随着协作机器人(Cobots)及其类似小型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经因成本和复杂性望而却步的中小型工厂,正迎来效率与生产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历史机遇。颠覆性变革:协作机器人的核心优势与体积庞大、部署复杂的传统

0评论2025-10-093

破晓曙光:1月经济景气指标回暖,驱动新一轮修复引擎启动
2024年1月,一系列关键经济指标犹如一束破晓之光,照亮了新一年的经济图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结了此 前的连续低迷,反弹0.2个百分点,释放出强烈的企稳信号。更引人注目的是,综合PMI产出指数和非制造业PMI也分别实现了0.6和0.3个百分点的稳健增长,共同描绘出经济景气水平正在加速修复的积极态势。企业经营活

0评论2025-10-093

优傲 2024 年协作机器人与自动化四大预测:拥抱 AI 驱动的生产力变革
2023年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版图。作为协作机器人(Cobot)领域的领导者,优傲(Universal Robots, UR)基于AI技术趋势对2024年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四大核心预测,核心在于AI加速自主性、软件生态的互操作性、IT/OT的深度融合,以及自动化在物流领域的爆发式增长。预测

0评论2025-10-093

2024制造业新引擎:创新、智能与绿色齐头并进,引领经济稳增长
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回升与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系列数据令人振奋: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领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达27家,“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更是深度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政策“

0评论2025-09-3010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逐步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专家指出,这类企业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不仅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稳步崛起,订单与营收持续增

0评论2025-09-308

2024年经济引擎全开:重大项目投资与吸引外资激扬新动能
新年伊始,各地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清晰勾勒出2024年稳增长的主旋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关键抓手,旨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补齐产业短板”等核心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高性能项目落地,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科技创新,擎动发展前沿:北京市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方面,

0评论2025-09-3012

洞悉未来:六维力传感器与人形机器人如何驱动产业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由智能驱动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精密传感技术与先进机器人形态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我们对生产、服务乃至日常生活方式的认知。本文将聚焦于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关键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并探讨其与令人瞩目的人形机器人如何共同开启产业革新的篇章,揭示其蕴含的

0评论2025-0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