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回升与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系列数据令人振奋: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领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达27家,“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更是深度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政策“组合拳”显成效,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将继续加大力度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023年,一系列强有力的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已取得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2022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
展望2024年,尽管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旧严峻,但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等独特优势,为工业经济的长期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汽车产业破“3000万”大关,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在2023年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产销量双双迈过30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更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5.8%和37.9%。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150万辆,继续保持约20%的快速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在落实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全面推广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此外,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重点推进准入管理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速路侧感知、网联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数字经济浪潮涌动,5G赋能千行百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发展壮大,5G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驱动力。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到337.7万个,5G行业应用已深入国民经济的71个大类。据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5G直接经济总产出预计达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指出,下一步将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5G应用实现规模化发展。这包括:
• 政策引导: 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的接续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5G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高质量发展。
• 网络覆盖: 加快5G网络建设,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
• 应用拓展: 聚焦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树立和推广示范标杆,促进5G应用的规模化落地。
• 能力提升: 持续推进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并同步开展6G技术的前瞻性研究。
工业互联网加速度,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拥有超过340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已培育出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据赵志国透露,预计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35万亿元。
展望未来,工信部将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标识“贯通”行动,并发布一批细分行业应用指南,进一步优化发展政策环境,促进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迈向可持续发展未来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步伐也在加快。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2024年计划制定约100项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并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力争在2024年新培育10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并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领域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专家展望: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预测,随着产业发展生态的持续优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提速,传统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增长动能转换将更加明显,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保持4.5%左右的增长。他强调,未来要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工业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