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2025-09-30 11:0030工业品商城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逐步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专家指出,这类企业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不仅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稳步崛起,订单与营收持续增长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大企业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订单的稳定增长直接推动企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北京赛迪产业大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汉琳如是说。她提及,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高粘性合作伙伴纳入采购名单,而这也为相关中小企业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持续发展的信心。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收同比提升17.8%,利润增长3.01%。公司董事长陈鋆表示,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多项支持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未来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巩固在无人机、深海潜航器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组织结构灵活,决策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汉琳强调。“这也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

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技术研发持续推进

 2023年11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指数达到206.6,比去年同期上升7.4%,彰显行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创新,紧跟技术潮流,才能在专业赛道中保持竞争优势。”孙文凯表示。

 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陈鋆披露,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较上一年增长了71%,创新活跃度显著提升。然而,行业仍面临创新人才不足、核心技术难攻等制约因素。为此,专家建议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此外,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汉琳建议,通过股权激励、住房补贴等政策吸引创新人才落户重点产业链环节,并建立公平、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集群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新生态

 “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要巩固回升基础,还需推动企业专业化升级。”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西平指出。企业应聚焦主营业务,深耕细分领域,强化工匠精神,打造高效的管理团队,实现技术、管理和资本的专业化。

此外,集群化发展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避免孤军奋战,加入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增强抗风险能力,”汉琳强调。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北京泰尔英福专注于网络底层技术,提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曾西平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行业场景的定制化和高价值产业链合作,提升整体产业协同效率,为数字经济赋能。

四、政策支持持续发力,助力中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税收等多维度支持。例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共同攻关关键技术,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未来的“隐形冠军”。

 专家强调,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将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应聚焦基础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推动中小企业由“补短板”向“强基础、促应用”转变。

结语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产业集群为平台支撑,这些企业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相信伴随着政策利好与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未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将在更多细分领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助力我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打赏 0
2024制造业新引擎:创新、智能与绿色齐头并进,引领经济稳增长
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回升与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系列数据令人振奋: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领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达27家,“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更是深度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政策“

0评论2025-09-303

2024年经济引擎全开:重大项目投资与吸引外资激扬新动能
新年伊始,各地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清晰勾勒出2024年稳增长的主旋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关键抓手,旨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补齐产业短板”等核心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高性能项目落地,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科技创新,擎动发展前沿:北京市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方面,

0评论2025-09-306

洞悉未来:六维力传感器与人形机器人如何驱动产业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由智能驱动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精密传感技术与先进机器人形态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我们对生产、服务乃至日常生活方式的认知。本文将聚焦于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关键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并探讨其与令人瞩目的人形机器人如何共同开启产业革新的篇章,揭示其蕴含的

0评论2025-09-299

力传感器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与全球产业格局:应变片、弹性体与六维力传感器深度剖析
力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且对技术要求极高。本文将从应变片生产、弹性体制造两个工艺关键环节出发,深入分析其原材料、技术壁垒,并结合六维力传感器的产业格局,剖析国内外竞争态势。一、 力传感器生产的关键制造环节从力传感器的生产工艺流程来看,应变片的生产和弹性体的

0评论2025-09-298

机器人执行器方案与力反馈测量方式的匹配分析
机器人执行器是实现机器人运动的关键部件,而力反馈测量是实现精确、柔性控制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主流的力反馈测量方式与机器人常用执行器方案之间的匹配关系,为机器人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一、 机器人硬件层面的力反馈测量方式在机器人硬件层面,力反馈测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 应变片式力矩传感器:1. 原

0评论2025-09-296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14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17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14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