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高端需求依赖进口

2024-05-20 10:28780工业品商城

    根据深入研究分析,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国内传感器需求迫切,特别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不足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传感器进口比例高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由此可见,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国内传感器制造商必须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起突破困境的重任。

    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国内传感器制造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首先,以民营或合资企业为主导的中低端市场,他们具备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能够满足大部分产品的制造需求,因此市场发展状况相对较好。然而,除了极少数厂家在某些特定品种方面采用国外生产的芯片在国内进行封装,从而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之外,其余高端产品几乎全部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其次,随着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传感器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在高新技术发展中的必争之地。近年来,我国传感器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应用模式也日益成熟。然而,由于产业层次偏低,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导致国内传感器产业呈现出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最后,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从材料、器件、系统到网络的较为完善的传感器产业链,在网络接口、传感器与网络通信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由于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许多企业仅仅是引进国外元器件进行简单加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生产装备落后,工艺稳定性不佳,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较差。此外,模仿产品在灵敏度方面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一些相对研发实力较强的领域,却忽视了工业化基础性开发,商品化开发严重滞后。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种类约为6000多种,而国外同类产品数量早已超过20000种,显然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中高端传感器进口比例高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高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国家重大装备所需的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而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国外常常对我国实施严格的限制措施。

    外资企业产品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其主导地位,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恐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第三类是国有企业,虽然发展态势较为平稳,但整体而言,他们在追赶国外最新的技术发展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除了少数厂家外,整体差距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工艺和制造设备更新换代频繁,许多新设备国内厂商尚无法自行制造,再加上设备的单台价格动辄几十万美元至上百万美元,绝大多数厂家仅凭自身积累难以购买新型设备,从而使得他们在诸多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无法紧随国外企业迅猛发展的脚步。

    现阶段,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处在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充分体现了新型传感器朝着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


打赏 0
突破“卡脖子”瓶颈:巨轮智能RV减速器产业化提速,国产替代迎来里程碑
减速器作为机器人成本的“三成”和核心性能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最严峻“卡脖子”难题。近期,巨轮智能在这一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RV减速器业务的产业化提速,预示着国内机器人供应链安全有望迎来重要转折点。分析巨轮智能的公开信息,其RV减速器业务进入规模化产业化阶段,预计发生于2024年1月

0评论2025-10-0985

“双碳”驱动:三大“新三样”领跑新能源赛道,绿色算力成新增长极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强力支撑下,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结构性跨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绿色能源不再是点缀,而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主体。一、新能源“新三样”产量爆发式增长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为

0评论2025-10-095

绿色引擎:数字技术点燃传统产业的“低碳革命”与新型工业化加速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聚焦,清晰地指明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持续的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坚定的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这场转型不仅是响应全球“双碳”目标的紧迫行动,更是挖掘传统产业巨大潜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的关键所在。一、传统产业的“绿色蓝海”:数字化是改造

0评论2025-10-095

智算未来:十大前沿趋势洞察,重塑产业创新“快车道”
在快速的数字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不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当下驱动产业效能跃升的核心引擎。近期的一场行业洞察活动中,前沿研究机构对未来十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轨迹进行了深度描绘,勾勒出一条清晰、充满机遇的创新“快轨”。研究预测,得益于关键要素的全球领先地位,相关产业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十余年内实现跨越式增长,

0评论2025-10-0922

智驱未来:解析“新型工业化”浪潮中机器人技术的革新力量
在当代科技浪潮的驱动下,一个旨在深度融合数字智慧与实体制造的经济形态——“新型工业化”——正成为全球产业升级的核心叙事。这股浪潮不仅标志着生产力的飞跃,更承载着构建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宏伟愿景。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机器人技术无疑扮演了领航者的角色,是新型工业化引擎中最强劲的“数字肌肉”。一、新型工业

0评论2025-10-095

工业安全的强音:探寻核心设备的安全脉络与未来蓝图
在现代工业的广袤疆域中,效率与产出固然是驱动力,但安全,却是支撑这一切宏伟蓝图的永恒基石。它如同一部复杂交响乐中最为精准和稳固的定音鼓,确保所有乐章(生产活动)都能和谐、连贯地奏响。在这部“安全交响曲”中,设备安全无疑是决定整体音质的关键要素,是保障生产血液流畅循环的中枢神经。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业设备

0评论2025-10-093

韧性供应链的崛起: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智慧与策略
在错综复杂的全球产业版图中,供应链的演进从未止步。过往,我们或许习惯于两种极端的视角:一种是“速战论”,对于攻坚任务设定了看似宏伟的3年或5年期限,期望在短期内实现国产替代的飞跃。然而,这种“速战”模式往往脱离实际,尽管部分领域因政策扶持而看到曙光,但深厚的根基与长远的创新尚需时日。更何况,单一的“独

0评论2025-09-3020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中国路径:从“大”到“强”的赋能之道
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张,已涌现出超过240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平台,更有50家国家级“双跨”平台领跑行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平台产业的一大特色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驱动力,约占半壁江山,这赋予了我们在资源整合与数据应用上的独特优势。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技术与产品能

0评论2025-09-3015

智慧赋能,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深度重塑价值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一个关键的角色正在悄然崛起并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不再仅仅是提供技术工具的婢,更正在演变成汇聚、整合、赋能各类商业资源的强大引擎。全球范围内,平台产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尤其是在那些自动化基础深厚、工业软件实力强大的地区,我们看到了技

0评论2025-09-3019

智慧涌动:人形机器人浪潮重塑未来产业图景,2024年迈向爆发元年?
当冰冷的机械臂开始展现出温暖的灵动,当冰冷的金属軀体内涌动着学习与交互的智慧,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只活跃于科幻作品中的概念,正以惊人的速度奔涌而来,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2023年末至2024年初,一股强劲的“人形机器人热”席卷了科技产业,其蓬勃的生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驱动着相关产业链的加速革新与市

0评论2025-09-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