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就已是世界上电力变压器的生产和应用强国

2023-10-31 10:07460工业品商城

“2009年,国内变压器产量为12.6亿千伏安,当时需求已经饱和,预计今年需求不会超过13亿千伏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振彦预测。 尽管如此,国内仍有企业在建设新的变压器工厂。

  对此,郭振彦感到很无奈。  “目前,变压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年产能达到30亿千伏安,只有特变电工、西电集团、天威保变三大变压器生产企业的产能超过5亿千伏安。”

  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价格下跌。 南通晓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协哲告诉笔者:“与去年相比,今年变压器的销售价格减半了。” 很多企业甚至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郭振彦说:“目前,传统电力变压器产品的利润正在下降。20世纪80年代,这些产品的利润约为20%。前两三年,下降到8%左右。现在是2%到 3%。” 供需严重失衡,使得变压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无序竞争。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必须付出超过1700万元的净亏损。 在江浙地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变压器企业正在互相压价,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目前,这一趋势已从传统电力变压器蔓延至牵引变压器等特种产品。

  变压器行业开始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某知名变压器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经理透露,虽然有些企业在招标中报出的价格很低,但他们却能通过多种方式从中获利。 某大型国有变压器企业负责人透露,为了保证利润,一些小企业甚至收购旧变压器,将旧铁芯拆解加工后出售。 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长,市场反应必然滞后。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企业仍在按照去年的订单生产,但今年不少中小企业还没有接到订单。 因此,明年肯定会出现“无米可煮”的情况。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不合格或拿不到订单的企业将因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被淘汰。  “根据目前形势分析,明年变压器行业可能会出现一次洗牌。” 业内专家表示。

    与今年完全不同的是,2008年,国内变压器生产一度紧张,供大于求。 沉阳变压器研究所技术专家朱培勇给出解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公司产能不足,主要问题在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变压器是一个重材料、轻工业的行业。 材料成本占整个产品成本和价格的60%以上。 作为变压器的主要原材料,硅钢片国内产量十分有限,长期依赖进口。 物以稀为贵,硅钢片的价格一路飙升。 即便如此,货源依然供不应求。  2004年以来,变压器企业一直面临硅钢片供应不足的问题。 当年硅钢片价格的暴涨,让很多企业生存困难。

  此外,铜价波动也是变压器行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铜价变动频繁,签订合同时设定的价格往往与实际生产价格不一致。 这对于原材料占比较大的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打赏 0
点燃明日引擎:前沿科技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浪潮
在科技革命的宏大叙事中,一股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正在孕育——这就是未来产业。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而是由最尖端的技术突破所浇灌的战略新赛道,是定义下一个十年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是颠覆性与高不确定性。它们正从实验室的蓝图跃迁至应用的初期,代表着生产效率、信息交互和物质构成的指数级飞

0评论2025-10-094

中国5G发展:网络基础、创新能力与产业赋能全面领先
中国在过去一年中,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夯实了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地位,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赋能深度上持续发力,展现出显著的“赋值”与“赋能”效应。一、 网络基础:全球最大规模,能效持续提升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1. 超大规模广域覆

0评论2025-10-093

工业“四小龙”2023年报透视:汇川领跑增长曲线,同行聚焦转型止血
随着年报季的临近,国内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四小龙”——汇川技术、哈工智能、埃夫特和新时达——相继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不同企业在面对市场周期波动和战略转型时,展现出迥异的运营态势:汇川技术以营收和利润双丰收的姿态领跑行业增长,而其他三家则聚焦于优化结构、降低亏损,为未来的复苏奠定基

0评论2025-10-093

协作新纪元:小型化、柔性化机器人驱动工厂自动化升级
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在生产线上已陪伴我们数十年,但技术奇点的到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工厂自动化的格局。随着协作机器人(Cobots)及其类似小型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经因成本和复杂性望而却步的中小型工厂,正迎来效率与生产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历史机遇。颠覆性变革:协作机器人的核心优势与体积庞大、部署复杂的传统

0评论2025-10-093

破晓曙光:1月经济景气指标回暖,驱动新一轮修复引擎启动
2024年1月,一系列关键经济指标犹如一束破晓之光,照亮了新一年的经济图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结了此 前的连续低迷,反弹0.2个百分点,释放出强烈的企稳信号。更引人注目的是,综合PMI产出指数和非制造业PMI也分别实现了0.6和0.3个百分点的稳健增长,共同描绘出经济景气水平正在加速修复的积极态势。企业经营活

0评论2025-10-093

优傲 2024 年协作机器人与自动化四大预测:拥抱 AI 驱动的生产力变革
2023年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版图。作为协作机器人(Cobot)领域的领导者,优傲(Universal Robots, UR)基于AI技术趋势对2024年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四大核心预测,核心在于AI加速自主性、软件生态的互操作性、IT/OT的深度融合,以及自动化在物流领域的爆发式增长。预测

0评论2025-10-093

2024制造业新引擎:创新、智能与绿色齐头并进,引领经济稳增长
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回升与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系列数据令人振奋: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领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达27家,“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更是深度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政策“

0评论2025-09-3010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逐步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专家指出,这类企业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不仅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稳步崛起,订单与营收持续增

0评论2025-09-308

2024年经济引擎全开:重大项目投资与吸引外资激扬新动能
新年伊始,各地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清晰勾勒出2024年稳增长的主旋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关键抓手,旨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补齐产业短板”等核心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高性能项目落地,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科技创新,擎动发展前沿:北京市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方面,

0评论2025-09-3012

洞悉未来:六维力传感器与人形机器人如何驱动产业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由智能驱动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精密传感技术与先进机器人形态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我们对生产、服务乃至日常生活方式的认知。本文将聚焦于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关键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并探讨其与令人瞩目的人形机器人如何共同开启产业革新的篇章,揭示其蕴含的

0评论2025-0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