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多才多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2019-12-26 11:272270工业品商城
     在以往人们对于机器人的理解中,机器人可能更多的应用于搬运、智能学习等细分领域。如今,机器人不仅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在脑力劳动上也不甘示弱,机器人进行创作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
  举例而言,2017年,在湛卢文化和微软的合作推动下,微软小冰出版作品《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部完全由人工智能自主创作的作品,并且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销售一空,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小冰通过对中国近代519名诗人的几千首诗进行了上万次的迭代学习,获得了现代诗的创作能力,并且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然而,智能机器人的实力还不止于此。
  5月16日,微软小冰在其微博宣布“演唱深度学习模型完成第四次重大升级”,人工智能“开始接近人类歌手水平”,并发布了“新模型生成的新单曲《我知我新》”。继下棋、写作之后,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了开始接近于人类歌手的水平。智能机器人再次显露出自己的优势。
  随着智能机器人创作的出现,知识产权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知识产权,也可称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那么,怎样的情况可是被视为是拥有了知识产权呢?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新时代人类智力发展的新成果,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影响为显著。
  在对著作权的保护上,人工智能提出了新的议题,加速了现有法律的完善进度。例如:一个作家写作一本诗集或者小说,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通过出版社进行出版刊行,那么,这部作品的版权属于这个作家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部作品享受法律的保护。那么,如果这部作品是智能机器人完成的,结果又会如何呢?这部作品能不能成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呢?如果进行保护,作者是机器人还是公众呢?对于歌曲也一样,这首歌的版权是属于机器人还是属于公众呢?
  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创作出作品,但又不能取得著作权,这就很可能导致大量“无主作品”的存在。这必然不利于作品创作和著作权市场的稳定。因此,或许我们可以将著作权赋予机器的制造者、所有者、使用者或者控制者,这样就可以将该难题转化到我国已经成熟的著作权主体为法人的制度上,并不需要对已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做出重大的调整。
  在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地表达自我时,很多相关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面前。解决这些问题是机器人智能化应用过程中必须正视的。对智能创作进行知识产权等相关保护,或许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规范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相关创作型机器人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相关的行业规范可以依照。
  第二、加强国际交流活动,吸取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和教训,主动打开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更好的融入全球机器人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
  第三、将机器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到法律层面上,通过积极推进立法给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保护和规范。让创新和自由创作之花盛放。
  在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创作型机器人发展迅速。在鼓励创新和进步的新时代,机器人所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智能化,机器人创作出的作品也可以悦人耳目。在机器人进行创作和发表作品的路上,还需要明确的路标来指引。
打赏 0
“成都工业精品”: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名片
成都市通过评选第一批“成都工业精品”,标志着其在推动“成都造”向“成都智造”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战略中迈出了坚实且具体的一步。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现有优质企业的集中表彰,更是构建未来产业生态、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一、 “工业精品”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凸显“成都工业精品”的发布,其意义远超一次

0评论2025-10-105

点燃明日引擎:前沿科技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浪潮
在科技革命的宏大叙事中,一股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正在孕育——这就是未来产业。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而是由最尖端的技术突破所浇灌的战略新赛道,是定义下一个十年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是颠覆性与高不确定性。它们正从实验室的蓝图跃迁至应用的初期,代表着生产效率、信息交互和物质构成的指数级飞

0评论2025-10-095

中国5G发展:网络基础、创新能力与产业赋能全面领先
中国在过去一年中,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夯实了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地位,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赋能深度上持续发力,展现出显著的“赋值”与“赋能”效应。一、 网络基础:全球最大规模,能效持续提升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1. 超大规模广域覆

0评论2025-10-093

工业“四小龙”2023年报透视:汇川领跑增长曲线,同行聚焦转型止血
随着年报季的临近,国内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四小龙”——汇川技术、哈工智能、埃夫特和新时达——相继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不同企业在面对市场周期波动和战略转型时,展现出迥异的运营态势:汇川技术以营收和利润双丰收的姿态领跑行业增长,而其他三家则聚焦于优化结构、降低亏损,为未来的复苏奠定基

0评论2025-10-093

协作新纪元:小型化、柔性化机器人驱动工厂自动化升级
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在生产线上已陪伴我们数十年,但技术奇点的到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工厂自动化的格局。随着协作机器人(Cobots)及其类似小型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经因成本和复杂性望而却步的中小型工厂,正迎来效率与生产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历史机遇。颠覆性变革:协作机器人的核心优势与体积庞大、部署复杂的传统

0评论2025-10-096

破晓曙光:1月经济景气指标回暖,驱动新一轮修复引擎启动
2024年1月,一系列关键经济指标犹如一束破晓之光,照亮了新一年的经济图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结了此 前的连续低迷,反弹0.2个百分点,释放出强烈的企稳信号。更引人注目的是,综合PMI产出指数和非制造业PMI也分别实现了0.6和0.3个百分点的稳健增长,共同描绘出经济景气水平正在加速修复的积极态势。企业经营活

0评论2025-10-094

优傲 2024 年协作机器人与自动化四大预测:拥抱 AI 驱动的生产力变革
2023年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版图。作为协作机器人(Cobot)领域的领导者,优傲(Universal Robots, UR)基于AI技术趋势对2024年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四大核心预测,核心在于AI加速自主性、软件生态的互操作性、IT/OT的深度融合,以及自动化在物流领域的爆发式增长。预测

0评论2025-10-093

2024制造业新引擎:创新、智能与绿色齐头并进,引领经济稳增长
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回升与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系列数据令人振奋: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领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达27家,“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更是深度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政策“

0评论2025-09-3010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逐步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专家指出,这类企业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不仅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稳步崛起,订单与营收持续增

0评论2025-09-308

2024年经济引擎全开:重大项目投资与吸引外资激扬新动能
新年伊始,各地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清晰勾勒出2024年稳增长的主旋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关键抓手,旨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补齐产业短板”等核心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高性能项目落地,驱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科技创新,擎动发展前沿:北京市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方面,

0评论2025-09-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