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人们对于机器人的理解中,机器人可能更多的应用于搬运、智能学习等细分领域。如今,机器人不仅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在脑力劳动上也不甘示弱,机器人进行创作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
举例而言,2017年,在湛卢文化和微软的合作推动下,微软小冰出版作品《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部完全由人工智能自主创作的作品,并且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销售一空,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小冰通过对中国近代519名诗人的几千首诗进行了上万次的迭代学习,获得了现代诗的创作能力,并且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然而,智能机器人的实力还不止于此。
5月16日,微软小冰在其微博宣布“演唱深度学习模型完成第四次重大升级”,人工智能“开始接近人类歌手水平”,并发布了“新模型生成的新单曲《我知我新》”。继下棋、写作之后,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了开始接近于人类歌手的水平。智能机器人再次显露出自己的优势。
随着智能机器人创作的出现,知识产权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知识产权,也可称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那么,怎样的情况可是被视为是拥有了知识产权呢?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新时代人类智力发展的新成果,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影响为显著。
在对著作权的保护上,人工智能提出了新的议题,加速了现有法律的完善进度。例如:一个作家写作一本诗集或者小说,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通过出版社进行出版刊行,那么,这部作品的版权属于这个作家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部作品享受法律的保护。那么,如果这部作品是智能机器人完成的,结果又会如何呢?这部作品能不能成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呢?如果进行保护,作者是机器人还是公众呢?对于歌曲也一样,这首歌的版权是属于机器人还是属于公众呢?
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创作出作品,但又不能取得著作权,这就很可能导致大量“无主作品”的存在。这必然不利于作品创作和著作权市场的稳定。因此,或许我们可以将著作权赋予机器的制造者、所有者、使用者或者控制者,这样就可以将该难题转化到我国已经成熟的著作权主体为法人的制度上,并不需要对已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做出重大的调整。
在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地表达自我时,很多相关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面前。解决这些问题是机器人智能化应用过程中必须正视的。对智能创作进行知识产权等相关保护,或许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规范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相关创作型机器人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相关的行业规范可以依照。
第二、加强国际交流活动,吸取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和教训,主动打开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更好的融入全球机器人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
第三、将机器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到法律层面上,通过积极推进立法给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保护和规范。让创新和自由创作之花盛放。
在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创作型机器人发展迅速。在鼓励创新和进步的新时代,机器人所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智能化,机器人创作出的作品也可以悦人耳目。在机器人进行创作和发表作品的路上,还需要明确的路标来指引。
电机驱动无限可能:万亿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电机,作为现代工业和社会的基础动力来源,其应用遍及各个领域,从家电、汽车到工业自动化设备,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全球电机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行业的市场规模、需求特点、选型考量,以及竞争格局,带您全面了解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千亿美元级市场:电机需
0评论2025-07-213
驱动世界的“心脏”:电机技术发展与应用
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电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同驱动各种机械的“心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动力。从电动汽车到家用电器,从工业生产线到精密仪器,电机无处不在。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技术的发展、分类、关键指标及其应用,带您领略电机世界的魅力。电机:电磁感应的奇迹电机的工作原理基
0评论2025-07-212
畅想未来互联世界:6G技术前瞻与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门槛上。而作为信息社会的核心支柱,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6G,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潜力,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互联、高效的未来。它不仅仅是5G的简单升级,更是对现有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预示着一个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迈向卓越:6G核心能力与关键指标6G技
0评论2025-07-213
未来通信的五大图景:超越连接,赋能无限可能
未来的世界,通信的角色将远不止于简单的信息传递,它将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赋能各行各业,重塑我们的生活。展望下一代通信技术,我们可以预见五幅激动人心的图景,它们将共同构建一个更智能、更高效、更美好的未来。1. 超级无线宽带:沉浸体验,无处不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无论你身处何地,都能流畅体验身临其境
0评论2025-07-215
元宇宙与可持续性融合 2023年数字经济新范式
在当今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和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而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策略升级,已成为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3年的科技趋势展现出多层面的变革方向,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创新能力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年企业
0评论2025-07-213
上海智造 领跑智能制造新纪元 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
上海市正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构建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成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并评选出1000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区。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重点培育融合创新应用场景,包括“数字基础新设
0评论2025-07-21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经济的“身份证”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为物理实体和虚拟数据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领域的互联互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它采用“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的四级架构,为数据要素流通共享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领跑者作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大
0评论2025-07-1819
东莞机器视觉产业加速崛起:掘金锂电、半导体新赛道,抢滩3D视觉技术高地
在智能制造浪潮驱动下,机器视觉作为关键技术迎来黄金发展期。数据显示,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长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1年增速更是超过4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这背后是机器视觉在3C电子、半导体、汽车、锂电、物流仓储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不断解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锂电行业对机器视觉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
0评论2025-07-1866
东莞打造国内机器视觉产业高地,技术创新引领智能制造未来
作为制造业重镇,东莞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正快速崛起为中国机器视觉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前沿技术,通过模拟人眼视觉功能,实现高效检测、判断和控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带动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科视光学领跑创新,深耕研发驱动产业升级走进广东科
0评论2025-07-1832
机器人公司承诺:不将机器人武器化,呼吁安全使用
随着波士顿动力公司等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公众对其潜在的滥用风险,特别是武器化的担忧日益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家领先的机器人公司联合签署了一封公开信,承诺绝不将机器人武器化,并呼吁用户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维护机器人技术的安全使用。潜在风险引担忧,机器人武器化令人警惕过去一年,部分公司展示
0评论2025-0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