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干法水泥窑用耐火材料
大型SP窑和PC窑的窑筒内,直接结合镁铬砖用于烧成带,尖晶石砖或易挂窑皮且热震稳定性能较好的镁铬砖用于过渡带,高铝砖用于分解带,隔热型耐碱黏土砖或普通型黏土砖用于窑筒后部,耐火浇注料或适用的耐火砖用于前后窑口;在预热系统内,普通型耐碱黏土砖及耐碱浇注料用于拱顶,高强型耐碱黏土砖用于3次风管,并配用大量的耐火浇注料、系列隔热砖和系列硅酸钙板。在窑门罩和冷却机系统内,除选用上述材料外,还配用碳化硅砖和碳化硅复合砖,系列隔热砖、系列耐火浇注料、系列硅酸钙板和耐火纤维材料等七大类30余种耐火材料。在日产2000吨水泥窑上,耐火砖建设用量达1600吨以上,正常生产时年消耗用量达400吨以上。
2.预分解窑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统水泥回转窑的转速慢,预分解窑的转速是传统水泥窑的3~4倍,高温高转速和大直径,使预分传解窑窑体、窑衬所承受的热应力要比传统水泥窑大很多。经预热器、增湿塔、电收尘的多次搜集,预分解窑中的K2O、SO2、KCl等组分挥发后难于溢出窑系统以外。当碱、硫、氯的平衡建立后,上述挥发性组分在窑内有很高的浓度,显著影响水泥生产和耐火材料的寿命。预分解窑能够带来可观的效益,但使窑的复杂程度显著增大。窑的每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生产终止。因此,要求水泥预分解窑用耐火材料应具有优异的质量和高度的稳定性。
3.水泥行业对碱性耐火材料的新要求
目前,建材行业年需镁铬砖约6万吨以上,产生约含0.3%Cr6+的残砖2.4万吨。2010年旋窑水泥的产量将达到8亿吨,建材行业年消耗的镁铬砖为50万吨。
镁铬砖在使用中会生成剧毒、致癌的六价铬。Cr6+可引起皮肤损害、上呼吸道炎症、黏膜溃疡、皮肤癌和肺癌。我国铬资源匮乏,建材行业排放的Cr6+严重污染了环境。碱性耐火材料具有耐高温煅烧和耐化学侵蚀能力较强的优良特性,是实现水泥窑生产优质、高产、低消耗和长期安全运转的关键性窑衬材料。但它又具有易受潮变质、热膨胀率大、导热系数高和热震稳定性能较差的缺点。目前适用于水泥窑的进口和国产碱性耐火材料主要包括直接结合镁铬砖、半直接结合镁铬砖、普通镁铬砖、白云石砖、含锆和不含锆的各类特种镁砖、尖晶石砖和化学结合不烧镁铬砖等。
普通镁铬砖含Cr2O3常达到8%~10%,直接结合镁铬砖更达到10%~16%,掺加铬矿石的作用是显著改善砖的热震稳定性能。但它们在水泥窑(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窑)内使用易遭碱侵蚀,生成含六价铬的K2CrO2等矿物向环境释放,用后残砖中含3CA·CaCr03等含六价铬的水溶性矿物也污染下游水源,都造成人畜的铬公害。为提高碱性砖的耐侵蚀性能,并减轻甚至消除对环境造成的铬公害,国外开发并利用低价镁铬砖、无铬特种镁砖和新型白云石砖等碱性耐火材料已获成功。我国铬矿石资源贫乏,又僻处西陲新疆、西藏,进口含铬合金钢价格昂贵,在水泥窑上以低铬、无铬碱性砖来代替高铬的普通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的要求更为迫切。
水泥回转窑长期使用镁铬砖作为高温带窑衬。使用中,砖中的部分铬会从Cr3+转变为剧毒和致癌的Cr6+.我国标准规定:IV级环境水的Cr6+含量应<0.05mg/l,I级环境水的Cr6+含量应<0.01mg/l.镁铬残砖中的Cr6+却可达2577mg/kg.这也就是说,拆卸下的残砖可以污染相当自身重量5万~25万倍的水,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和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10余年来,国内外耐火材料界在寻找镁铬砖的替代材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均不十分理想。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Cr2O3在镁质耐火材料中起提高直接结合程度、降低侵蚀速率、改善抗热震性和改善窑皮黏附作用。总之,我国水泥行业正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急需高质量的环境友好碱性耐火材料。
中国工业经济强劲复苏: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升级,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态势,成为支撑宏观经济稳步向前的关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但中国工业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开门红”,并正在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经济数据亮眼,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数据显示
0评论2025-11-144
迈向“智造”未来:中国制造业四大核心驱动力——效率、创新、敏捷与协同
面向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考量,而是四大核心特质的有机融合:效率、创新、敏捷性和协同。前文已深入剖析了效率与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探讨敏捷性与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驱动中国制造业走向转型升级的新高度。敏捷性: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长久以来,制造业都以精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标准为基石。然而
0评论2025-11-144
破局“内卷”,拥抱“智造”:中国制造业以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庞大的生产能力固然是宝贵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增长点难寻,行业“内卷”加剧,其根源在于缺乏真正的差异化。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以及
0评论2025-11-145
全球制造业承压:美国与欧元区PMI数据折射市场挑战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揭示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一系列衡量产业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显示出收缩的迹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生产、订单和投资等环节普遍承压。当地时间7月1日,由业内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0评论2025-11-147
赋能高效生产:智能制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从昔日小巧的加工单元,蜕变为如今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为推动产业革新与现代化经济体建设的核心驱动。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浪潮下的必然产物,更是企业探索未来生产模式、拓展应用场景的强大动能。如今,一批聚焦特定细分领域、掌握核
0评论2025-11-146
5G+工业互联网:在挑战中前行,在标准演进中拥抱未来
尽管“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三大运营商在赛道上“角逐正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些难题,也正是不少质疑声音的根源所在。行业挑战犹存:“痛点”与“难点”并存1. 成本困扰: 尽管在工业5G芯片、模组及网关的价格上,下降趋势已然显著,但其总体成本依然高于中
0评论2025-11-1312
“5G+工业互联网”五年:加速布局,运营商竞逐主战场,勾勒产业数字化新蓝图
五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从一个前瞻性概念,演变为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发展战略。这场由技术革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工业的面貌。四川:西部区域标杆,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西部地区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四川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信息通信网
0评论2025-11-137
窥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浪潮,重塑感知与智能的边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数据存储、储能、新材料、网络基础设备等软硬件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成本的持续优化,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驱动着智能化的新浪潮。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更小、更便宜、更
0评论2025-11-139
智造新引擎:大数据驱动的生产力革命,引领产业迈向无限可能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源自一种颠覆性的新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这一切的发生,始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同地下宝藏,蕴藏着优化运营、提升效率、驱动创新的巨大潜力。当这些宝藏被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和强大的决策引擎发
0评论2025-11-135
智造进化:赋能生产新纪元,驱动产业革新
在追求极致效率与精益求精的制造领域,一种前沿的生产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产业的未来图景。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孤军奋战,而是将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人类智慧”深度融合,协同演绎一场“人机一体化”的智能交响乐。在这场革新中,智能机器能够模拟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