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了强势反弹,成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的焦点。受全球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技术里程碑不断突破以及国内政策的强力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快速量产和实际应用的“加速之年”。
一、 市场情绪与板块强势反弹
自2月以来,机器人板块平均大涨16.03%,其中赛摩智能等6只个股累计增幅超过30%,显示出市场对该赛道预期的急剧升温。
二、 全球巨头争相入局,技术迭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火热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科技巨头围绕AI和机器人核心技术竞争的结果:
1. AI巨头的“燃火”效应:
1. Figure AI的融资热潮: 获得亚马逊、英伟达、微软和OpenAI等巨头的融资,凸显了AI赋能机器人是当前技术演进的主流方向。
2. 英伟达GTC大会的牵引力: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在GTC 2024上发布关于生成式AI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巩固其在底层算力层面的主导地位。
2. 头部厂商产品力的快速验证:
1. 特斯拉Optimus: 特斯拉在今年内已发布三次Optimus视频,展示了流畅步行能力的持续迭代升级,极大地改善了市场对量产可行性的预期。
3. 应用场景落地加速:
1. 工业应用前移: Figure与宝马合作将人形机器人引入汽车生产线;国产厂商优必选WalkerS进入蔚来工厂进行实训,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逐步清晰化。
三、 产业量产时间线明确:从预期到坚定信心
机构分析认为,产业进展时间线正在被头部企业明确:
• 2024年有望实现出货: 马斯克在1月表示2024年人形机器人将出货。
• 量产时间预期坚定: 机器人执行器总厂商预期,2024年Q2结束后,产业链将进入定点和C阶段,目标是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实现量产。
四、 政策加持与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之一,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 国家战略支持: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形机器人设定为未来高端装备的标志性产品。
• 核心技术攻关要求: 政策特别强调要突破伺服电机(如高转矩密度)、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智能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和算法技术。
五、 机构关注与产业链投资机会
机构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出极高热情,调研活动频繁:
• 龙头公司受追捧: 三花智控获得近500家机构(包括大量基金、私募、险资)密集调研,显示出其在机电执行器等核心部件供应中的龙头地位。三花智控表示,公司有信心通过自身优势,全方位配合客户需求,设计出满足仿生机器人需求的机电执行器产品。
• 核心零部件吸引力大: 除了整机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受到高度关注,包括传感器、丝杠和电机环节。
投资建议(光大证券): 2024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加速之年”。建议投资者关注:
• 整机与关键执行器: 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新兴装备。
• 传感器环节: 汉威科技、柯力传感、申昊科技。
• 丝杠环节: 贝斯特、五洲新春、恒立液压。
• 电机环节: 鸣志电器、伟创电气。
总结来看,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是全球AI技术成熟、国内政策明确导向以及产业链关键节点(如执行器、电机零部件)加速供货能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预示着该产业将迎来一个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爆发期。
智驱绿动:共塑数字赋能、绿色协同的未来制造新生态
在追求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产业的未来形态正围绕“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大核心要素进行深度耦合与重塑。一系列创新性的指导方针,正引导着制造和服务体系构建一个高效协同、技术领先、成果导向的经济新生态。一、数字赋能:加速生产方式的协同转型数字化不再是简单的效率工具,而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效益
0评论2025-10-104
绿色引擎驱动:工业领域迈向低碳高效新征程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绿色低碳转型已不再是工业领域的“可选项”,而是关乎未来竞争力的“必答题”。近期公布的指导性意见,为我国工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绿色低碳优化重构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描绘出一幅由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前瞻布局共同绘就的绿色工业新蓝图。传统产业:筑牢绿色基石,实现能效革命
0评论2025-10-104
智驱未来:工业互联网领航产业升级新纪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工业互联网无疑是驱动产业革新与效率飞跃的核心引擎。2023年,我国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丰硕,不仅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强劲的“智慧因子”,更为前沿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2024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部署速度将迎来一次激动人心的“加速跑
0评论2025-10-104
2024年2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观察:扩张中的结构性矛盾与“预期偏强,现实偏弱”
2024年2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呈现出稳步扩张但结构分化的复杂局面。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9,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修复势头持续,但国家统计局PMI(49.1)的收缩则提示了内在压力依然存在。一、 产出与需求:扩张动能增强,出口成为亮点积极信号包括:1. 需求改善带动生产扩张: 2月制造业
0评论2025-10-104
追赶与错失:对“工业4.0热”的反思与生成式AI带来的新赛点
作者深刻地提出了一种对中国制造业“工业4.0”狂热实践的反思:中国制造业可能过早地将资源集中投入到了一个“伪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从而错失了同期萌芽的、更具颠覆性的技术趋势,特别是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设计工具革命。一、 观点核心:工业4.0的局限性与“下半场”的到来作者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天量”投
0评论2025-10-108
数智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宁波为代表的制造业新图景
当前,数智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依托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建设基础,以浙江宁波为代表的区域,正通过系统性的数字化战略,引领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 国家层面与区域布局的合力我国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国家级布局: 建成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11个大
0评论2025-10-103
工业大数据激活潜力与数据流通瓶颈:数据安全成为发展的关键保障
工业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其价值巨大,正深刻驱动着产业经济向“智造”升级。从研发效率到生产控制,再到供应链优化,数据应用已展现出显著成效。然而,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正受制于流通环节的壁垒和数据安全保障的缺失。一、 工业数据的核心驱动力与落地实践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效率提升:研发创新、生
0评论2025-10-103
拔河论剑:以“立志”之功,推动国产PLC崛起与“中国智造”的基石巩固
阿根廷转向“美元化”的经济独立困境,与中国制造业在关键工业领域(如PLC)面临的“被卡脖子”风险形成鲜明对比。在进口品牌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国产PLC品牌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中国智造”的战略任务。文章通过对当前市场现状的分析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指出了国产PLC
0评论2025-10-103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创新与未来增长
中国制造业正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迈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从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商业首航到C919的首飞出国门,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出口,一系列成就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韧性。一、 创新驱动力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产
0评论2025-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