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洞察“第三只眼”:2023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的韧性与未来掘金点

2025-10-10 08:0020工业品商城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MV)作为工业自动化的“第三只眼”,其市场表现牵动着全球先进制造的神经。2023年,尽管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机器视觉市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并孕育着面向未来的巨大增长潜力。

 根据最新的行业深度调研与分析,2023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的总规模定格于62.6亿美元。这是一个经历了周期性调整的数字。在充满挑战的一年里,全球市场规模出现了-2.8%的温和回调,这反映了部分终端领域在特定时间点的需求释放速度放缓。

 然而,“挑战”的底色之下,复苏的信号已清晰显现。业界普遍预期,2024年市场将迎来1.4%的积极反弹,标志着自动化投资信心的回归。更广阔的蓝图在于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将稳定在**8.3%**的高位,预示着机器视觉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基础战略投资方向。

核心组件的价值重塑与“3D革命”

细分市场结构揭示了技术演进的方向性:

• 传统核心稳固: 2D与3D工业相机合计仍占据市场份额的40%,是系统的基石。

• 智能化集成加速: 智能相机/传感器凭借内置处理能力,贡献了13%的份额。

• 基础支撑: 光源与镜头作为“光路系统”,同样占据13%的市场比重。

值得关注的是,3D相机正成为市场增长的头号引擎。预测期内(2023-2028),3D相机的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惊人的15.9%。这表明,面对复杂装配、高精度测量和动态环境下的抓取需求,二维平面的局限性正在被突破,三维感知已成为下一代自动化标准。

应用领域的“双中心”与新增长极

不同区域市场的应用侧重差异,为战略布局提供了清晰指引:

亚洲新兴市场的爆发点聚焦于高能效与精密制造:

 电池(特别是新能源储能与驱动单元)、汽车制造以及半导体领域的严苛检测需求,构成了该区域市场的“三驾马车”,这直接受益于对高能密度和高可靠性的不懈追求。

欧美成熟市场的多元化驱动力:

 这些地区的市场则由汽车(高端定制与柔性生产)、物流仓储自动化以及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极高的食品饮料/烟草行业主导。尤其在物流领域的视觉应用渗透率,显著高于亚洲市场,预示着巨大的追赶和渗透空间。

 中长期需求展望(电池领域): 尽管锂电池设备制造短期内可能经历需求增速放缓,但从中长期看,其对机器视觉检测的刚性需求是稳健的。业界预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区域性的制造扩张将共同驱动下一轮视觉检测需求的繁荣。

深度应用:提升效率是永恒主题

 从应用功能层面剖析,“检测”(Inspection)依然是机器视觉产品的绝对核心,贡献了高达44%的市场规模,这体现了质量控制在现代工业中的基础地位。

 而最具爆发力的增长点则出现在**“料箱拣选”(Bin Picking)**应用。得益于AI算法的进步和3D视觉的赋能,料箱拣选的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增长至目前的近三倍,CAGR达到24%。这一突破性增长将直接驱动柔性制造和高混流生产线的效率飞跃。

两大核心战略趋势:智能化与协同化

 全球机器视觉市场的加速演进,由两大不可逆转的宏观趋势驱动:

趋势一:3D视觉的全面渗透与易用化

 3D相机的应用范围正快速拓展,不仅在传统二维难以应对的场景(如复杂焊缝检测)中占据优势,更开始向传统2D场景发起“替代友好型”的挑战。全球厂商,特别是那些倾向于提供完整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正积极降低3D技术的集成门槛。这种“即插即用”的策略极大地提高了系统集成商和最终用户的接受度,加速了高精度感知的普及。

趋势二:机器人本体驱动的视觉融合

 机器视觉与工业机器人形成了强力的“共生增长”关系。数据显示,2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开始搭载视觉系统,预计到未来几年,这一比例将接近一半。机器视觉系统成为机器人的“导航仪”和“评判官”,尤其在柔性装配、精确分拣和过程质量检测等环节,机器视觉的扩大应用是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最直接、最强劲的助推力。

结论

 2023年的市场回调并非衰退的信号,而是结构调整和技术换代的序曲。随着3D技术的成熟和与机器人系统的深度融合,机器视觉正在从一个“质量检测辅助工具”,转变为驱动未来柔性制造和高效执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对于致力于提升自动化水平的制造企业而言,把握3D技术浪潮和机器人协同应用,将是锁定未来五年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打赏 0
3D视觉:制造业迈向高精度数字化的“深度革命”
随着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机器视觉(MV)技术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转型。在这场革命中,3D机器视觉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它赋予了机器感知深度和三维空间结构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线的效率、精度和自动化水平。人类依靠双眼视差自然感知深度,而3D视觉技术则通过精妙的硬件和软件组合,实

0评论2025-10-105

洞察世界的“第三只眼”:机器视觉如何赋能工业的智能飞跃
在推进行业迈向更高智能化的征程中,有一个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 MV)。它不再是简单的图像捕捉,而是赋予机器“看清、理解并行动”的能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通过巧妙地结合先进的算法与硬件,旨在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提取有价值的视觉信息,为机器人的精准操作提供关键性的决策支持和数

0评论2025-10-103

智能共舞:重塑未来工厂的五大机器人技术融合趋势
在当前的产业浪潮中,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和融合,成为提升全球制造运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力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Marina Bill)指出,2024年的自动化趋势呈现出五大相互促进的特点,这些技术正在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的工作重塑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横空出世

0评论2025-10-102

领航“智”造新高地: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竞逐与中国探索
数字经济浪潮汹涌,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下一代通信技术到尖端智能算法,全球范围内对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都给予了最高的战略定位。从“黑灯工厂”的未来愿景,到全流程优化升级的智能工厂,各个经济体都在加速布局,力求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抢占先机。面对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非凡。本刊

0评论2025-10-102

工业“定海神针”:揭秘工控机如何构建恶劣环境下的智能堡垒
在现代智能制造的复杂殿堂中,如果说AI是“大脑”,那么**工控机(Industrial PC, IPC)**就是不可或缺的“坚实脊梁”。它不是普通电脑的简单翻版,而是为应对工业现场那严酷的“战时环境”而生的专用硬件。从高腐蚀性的化工厂到剧烈震动的生产流水线,工控机必须凭借其超强的生存能力,持续稳定地执行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核心

0评论2025-10-102

绿色引擎加速释放: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剑指万亿环保产业新高度
本报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揭示了我国工业领域在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阶段性成果。2023年,我国绿色制造工程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污染物和能耗强度实现持续下降,绿色动能正加速成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中坚力量。阶段性成果:绿色工厂数量与排放强度双降2023年是工业绿色转型成果集中显现的一年。在能源的梯

0评论2025-10-101

突破“卡脖子”瓶颈:巨轮智能RV减速器产业化提速,国产替代迎来里程碑
减速器作为机器人成本的“三成”和核心性能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最严峻“卡脖子”难题。近期,巨轮智能在这一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RV减速器业务的产业化提速,预示着国内机器人供应链安全有望迎来重要转折点。分析巨轮智能的公开信息,其RV减速器业务进入规模化产业化阶段,预计发生于2024年1月

0评论2025-10-09142

“双碳”驱动:三大“新三样”领跑新能源赛道,绿色算力成新增长极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强力支撑下,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结构性跨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绿色能源不再是点缀,而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主体。一、新能源“新三样”产量爆发式增长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为

0评论2025-10-095

绿色引擎:数字技术点燃传统产业的“低碳革命”与新型工业化加速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聚焦,清晰地指明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持续的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坚定的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这场转型不仅是响应全球“双碳”目标的紧迫行动,更是挖掘传统产业巨大潜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的关键所在。一、传统产业的“绿色蓝海”:数字化是改造

0评论2025-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