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绿色转型加速:中国工厂在全国生态日展现勃勃生机

2025-09-04 10:00120工业品商城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8月15日)之际,中国工业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正积极践行低碳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例如,全球500强企业ABB位于北京亦庄的工厂,不仅在屋顶铺设了密集的太阳能光伏板,还在厂房内部署了智能配电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该系统能够优化工厂的照明、采暖、通风等能源消耗,每年产生约42万度“绿电”,并减少约400吨温室气体排放。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蓬勃发展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已创建了36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67家绿色工业园区,以及40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累计推广绿色产品近3万个。

何为绿色工厂?

 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被定义为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现代化工厂。它们是各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标杆企业引领:京东方打造绿色半导体制造新典范

 像京东方科技集团这样的企业,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全周期。作为一家大型半导体显示设备制造集团,京东方拥有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于2017年投产的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更是获得了全球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认证。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其全国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屋面光伏装机容量已达约114兆瓦,年发电量达到10378万千瓦时,这足以满足约30万户家庭一年的照明需求,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万吨。

智能化与绿色化:北京绿色工厂的崛起

 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标配”。在北京,绿色工厂在各行各业加速崛起。施耐德电气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通了产品生产到资产运维的各个环节;悦康药业则通过搭建能源管理在线检测平台,实现锅炉余热的有效再利用,并利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替代原有蒸汽供热,显著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万元产值能耗和水耗,仅分别为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42%和67%,展示出绿色转型带来的显著效益。

政策支持与实践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绿色发展的强劲动能离不开持续的政策支持。北京市经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何瑾表示,北京不断优化地方标准,已发布“十四五”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同时,通过“绿色诊断”服务,鼓励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问诊”,并由政府按比例给予绿色技术改造资金支持。自2020年以来,已支持30多个绿色项目,补贴资金接近5000万元。

 在北京亦庄这一高精尖产业集聚地,多座可再生水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作为多家水厂的运营方,为众多工业厂房输送高品质再生水。自2008年以来,该集团已累计提供了1.7亿吨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有力支撑了京东方、康宁、中芯国际等众多绿色工厂企业的绿色生产。

绿色供应链的联动效应:带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在绿色浪潮中,单个绿色工厂需要发挥“链主”作用,带动整条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而行。京东方、北京奔驰等头部企业,正积极带动上下游企业减排降碳,优化工艺流程,实现绿色生产。北京奔驰已与宝钢股份签署了《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计划逐步使用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的低碳钢,并目标在2026年起将车辆用钢的碳排放强度降低50%至80%,甚至进一步使用减碳95%的“绿钢”。

“十四五”规划: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战略期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按照《“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要求,中国将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政策深化与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动能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中国正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出台新一轮绿色低碳政策,重点聚焦无人驾驶毫秒级响应、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节能减排,并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和工业园区探索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通过持续的政策激励和技术创新,中国正点“绿”成金,让绿色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打赏 0
全球制造业PMI新信号:复苏迹象显现,但挑战犹存
近期公布的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在经历了持续的低迷后,呈现出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的迹象。然而,尽管数字有所回升,指数仍处于较低水平¹,这表明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依然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整体趋紧的大环境以及需求收缩的压力并未根本改变。总体趋势: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薄弱8月份,

0评论2025-09-1544

驱动未来:电机技术深度解析与新兴材料的崛起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大潮中,电机作为能量转换的“心脏”,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日常家电到尖端工业机器人,电机将电能转化为驱动万物的机械能,驱动着科技进步的滚滚车轮。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方式,并重点关注其在工业控制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以及驱动这一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原材料——高性能

0评论2025-09-1541

双轮驱动下的济南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
双引擎驱动,济南与章丘加速构建产业集群新高地济南市正以强大的产业集群为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群作为省级支柱产业和重点标志性产业链群,以及章丘区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正展现出蓬勃生机。这两个产业集群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济南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助力济南在转型升级的

0评论2025-09-0414

“中国制造”势不可挡,欧洲精密工业面临严峻挑战
德国经济研究所(IW)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揭示了“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惊人增长态势。报告指出,仅在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间,“中国制造”在许多欧盟进口产品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幅度,已可与2000年至2010年整个前十年相媲美,甚至在某些领域更为显著。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增长趋势在精密工业产品方面表

0评论2025-09-0410

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规模领跑全球
从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再创新高,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并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更是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在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引领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近

0评论2025-09-0418

释放数据潜力:无代码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命名规范,许多组织的 IT 系统一直如同一个个孤岛,从而导致了数据孤岛问题的产生。每一个系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数据命名、定义、测量、质量和标准。例如,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代表“收入”的数据项,可能对应于会计系统中的“营业额”,或者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

0评论2025-09-0416

融入日常:自动化代码分析在嵌入式开发中的价值
代码分析工具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其易用性。IAR Systems 的工程师们从接触过的众多企业经验中总结出: 越是易于配置和使用的代码分析工具,开发人员越倾向于积极采用,从而加速项目的完成和产品的上市。将这些自动化工具融入日常工作流程,意味着开发者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就能检查并改进代码质量,并能清晰地理解代码的功能及

0评论2025-09-0414

解锁高可靠性:优化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功能安全认证
近年来,国内电子公司与芯片设计企业正积极拓展在高可靠应用(mission-critical)领域的影响力,如汽车、医疗和工业控制等,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蓝海。这些领域往往将功能安全认证视为“门槛”甚至是“必需品”,其过程涉及繁琐的流程和严格的测试,以填补功能安全清单。尽管功能安全认证一直充满挑战,但引入行之有效的方

0评论2025-09-0413

外商投资新机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这一举措旨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制造业作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在促进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方面至关重要。 在政策的推动下,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工作持

0评论2025-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