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湖北正以其独特的拼搏精神和务实行动,书写着经济增长的新篇章。聚焦企业需求,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密集出台,从减税降费到融资支持,旨在精准施策,有效纾解企业难点痛点,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增长势头强劲领跑
数据显示,政策的积极效应已显著显现。今年1至10月,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6%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不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更在全国12个主要工业省份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彰显了湖北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在此期间,全省累计办理主要退税、减税、缓缴税费逾1083亿元,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新增贷款投放达到5829亿元,同比增加69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1至10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高达131.8万户,同比激增89%,显示出创业创新的勃勃生机。工业领域更是捷报频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34家,创下近五年来新高。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湖北企业日益崭露头角,新增中国企业500强达到5家,总数已达13家。此外,303家企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位居全国第六,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
二、剑指顽疾,以高压态势护航政策落地
为确保各类减负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湖北坚持高位部署、高效联动、高频行动的“三高”标准,重拳出击,扎实开展违规涉企收费专项行动。
周密部署,构建协同大局。 响应更高层面号召,湖北迅速制定了“1+5+N”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涵盖五大重点领域及多方面实际问题的整治重心。通过省市县三级动员部署,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合力,确保政策传导无障碍。
统筹推进,强化实效管控。 省级专班每周调度,全程跟进工作进展与问题处置,各地各部门则压实主体责任,细化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线上监控与线下走访相结合,对涉企收费问题进行拉网式摸排,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式管理。今年以来,已成功查处水电气暖领域违规收费企业35家,涉及金额216.53万元;处理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问题6起,涉及金额107.60万元;并纠正地方财经领域政府采购违规收取质量保证金项目140个,涉及金额786.67万元。
强化督办,确保纠改到位。 违规涉企收费事项被列入高层督查重点内容,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督办协调和联合惩戒,形成了“自查—整改—再自查”的循环式整改模式,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同时,通过12345、12315等热线以及线上曝光台,广泛征集问题线索,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已排查的165个问题事项已全部整改销号。
注重宣传,放大政策效应。 地方大型媒体平台持续进行常态化宣传,深入解读专项行动举措、分享典型经验、展现工作成效,累计发布各类信息逾300条,宣传报道超过5000次,营造了知晓政策、支持减负的良好氛围。
三、精准服务帮扶,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深入帮扶,解决实际问题。 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其中包括“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行动。通过“三级三包”对口帮扶机制和“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精准对接企业在用工、融资、物流等方面的突出需求。截至目前,收集的问题清单44个已全部办结。
十大服务,全方位赋能。 从1月到10月,一系列专项服务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政策进 enterprise 服务累计为162177家企业精准推送30余万条惠企政策;供应链护航服务为989家企业办理5469张货物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科技援企服务选派251名“科技副总”对口协助企业,三年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091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31项;汽车产销服务助力申报以旧换新汽车9586辆,发放补贴资金2834.80万元;数字赋能服务则推动了“光芯屏端网”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及全国最大光通信产业基地的建设,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湖北将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融入减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紧盯全年目标,加压奋进,确保各项减负任务圆满完成。围绕助企纾困的主线,持续精准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共同助力区域经济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