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工具行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行业,其中机床更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关键工作母机,其智能化水平对于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 04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聚焦于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自 2009 年设立以来,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智能机床产业的发展。
一、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 04 专项的支持下,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连光洋、沈阳高精和航天数控等 5 家数控系统企业积极投身自主研发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这 5 家企业成功攻克了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高速高精、多轴联动、总线技术、纳米插补等一批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模拟接口、脉冲接口到全数字总线控制、高速高精的重大技术跨越,研制出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产品,在智能化功能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为国产智能机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企业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化发展
沈阳机床集团通过与上海同济大学深度合作,组建自身研究院,投入近 12 亿多元,历时 5 年,从底层技术源代码算法入手,成功研制出 i5 数控系统,并建立了 iSESOL 云平台,构建起基于该云平台的智能机床互联网应用框架。凭借自身的市场优势以及 i5 数控系统的技术创新,沈阳机床集团成功支撑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带动了 i5 数控系统的产业化发展,为国产智能机床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优秀范例。
三、示范应用彰显良好效果
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示范应用中展现出明显成效。例如,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打造的东莞劲胜移动终端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实现了全国产、自主化的智能制造,该车间还被选为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的唯一示范现场,充分展示了国产智能机床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另外,大连光洋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 3 院 31 所)密切合作,积极推广应用 04 专项在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紧密围绕航天复杂、核心零部件的工艺制造需求开展深入合作。在成功的应用示范带动下,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推广了 10 多台大连光洋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还先后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湖南株洲南方动力等军工企业签订合同,进一步扩大专项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示范,有力推动了国产智能机床在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的应用。
四、对制造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加快发展智能机床,是实施《中国制造 2025》、打造制造强国的关键和基础所在。04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所取得的成果,正契合了这一发展需求,在提升我国机床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为整个装备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筑牢根基,对于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总之,04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设立以来成果丰硕,为我国智能机床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有望持续助力我国制造业在智能化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工业现场人员安全保障:人为失误、机械故障与未来智能化趋势的综合应对
工业现场的安全是维护生产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安全风险主要源于人为失误(Human Error)和机械故障(Mechanical Failure)**两大不可或缺的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需要一个多层次的、技术驱动的立体化安全管理系统。一、 风险源分析与三级应对策略针对人为失误和机械故障两大风险,安全保障体系需从个人、企业和
0评论2025-10-0912
北美的“动力引擎”:解析美国电机技术集群的多元化与深厚底蕴
在科技创新的全球棋局中,北美大陆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在某些成熟的电机领域起步略晚于其他技术强国,但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牵引力,迅速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精密驱动和航空动力方面构建了令人瞩目的技术高地。电机的核心技术路线可以归纳为两大技术流派:成熟稳
0评论2025-10-093
精准驱动的东方力量:解码日本电机制造的“速度与精度”传奇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艺术,在当代工业舞台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电动机,这一核心设备,其工作机理基于精妙的电磁感应: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与转子(如封闭的鼠笼结构)相互作用,产生持续的转矩,推动设备运转。根据供电差异,电动机世界被划分为直流与交流两大阵营。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交流电机占据绝对主导,它们或是以
0评论2025-10-093
驱动世界的“芯”:解码全球顶尖动力设备制造商的辉煌图景
电能,现代工业的血液,通过电动机这一神奇的装置,转化为驱动万物运转的机械能。这一过程依赖于精妙的电磁原理:通电导线(定子绕组)在磁场中产生旋转力矩,作用于转子,使其持续运动。根据电源类型的不同,电动机分为直流与交流两大阵营,而电力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则是那些形态各异、性能卓越的交流电机,包括速度恒
0评论2025-10-094
“机器眼”加速崛起:政策驱动与资本助力,国产机器视觉剑指全球高端
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作为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正凭借其高感知效率、高精准度和基本无人化的优势,快速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在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强力引导下,我国机器视觉产业已完成原始积累,正迎来从技术追赶到部分领域实现对标甚至超越国际巨头的关键转折期
0评论2025-10-094
突破“卡脖子”藩篱:国产PLC“木星”横空出世,驱动制造业迈向自主可控新征程
在迈向数字化、高端化制造的征程中,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成为行业共识。截至2023年底的数据清晰展示了这一转型力度:全国范围内,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已高达近八成,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也已突破六成,显示出产业界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强劲消化能力。然而,在工业世界的“神经中枢”——工业控制系统领域,
0评论2025-10-096
乘“数”而上:中国软件业2023年稳健领跑,收入利润双驱高增长
近日,一份由主管部门公布的行业运行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在过去一年中蓬勃发展的恢弘图景。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软件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整体运行态势稳步向好,收入与盈利能力双双实现高速增长,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一、 规模与增速:领
0评论2025-10-092
智械浪潮席卷东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突破百亿,迈向“智、广、深”新纪元
一幅由精密机械与尖端算法共同绘制的工业蓝图正在东方大地徐徐展开。根据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洞察,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自动化革命。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用户在工业机器人产品上的市场支出已傲然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并且预测在紧随而来的五年内,仍将维持约12%的稳健年
0评论2025-10-094
从“工厂小物”到“生活大礼”:工业互联网如何为你量身打造未来
你是否曾经这样想过:“ industrielle internet” 好像离我们好远,那是属于工厂、属于企业家的“高科技”玩意儿,能帮他们数钱、管生产、省力气,但跟我的衣食住行,好像没啥关系?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探寻这个“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变革力量,它正悄悄地,却深刻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
0评论2025-09-3013
工业互联网的“新职能”:能源互联岛,装备制造企业的“医生”与“管家”
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正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突破传统产品销售的界限,迈向更具附加值的“工业服务”新领域。在陕西西安,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园区就创造性地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集“工业医生”和“能源管家”双重身份于一体的能源互联岛。远程“诊断”:工业互联网下的“移动医生”• “千里眼”与“顺风耳”: 曾经
0评论2025-09-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