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业日前又迎来了一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芯片技术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能使普通硅片发光的技术途径。如果找到了这样的途径,那么硅片就不仅仅能用来制造计算机芯片,而且它还能够用于微激光器(microlasers)和发光二极管(LED)等光纤设备的制造。目前微激光器和和发光二极管的应用材料主要还是采用价格昂贵的砷化镓。如果使硅片能够同时承担计算机芯片和光纤设备的两项功能,无疑将使芯片制造技术得到极大的简化,制造成本也将大为减低。
拿电信业光纤网络使用的交换机设备为例,目前这种交换机中同时要使用硅芯片和?芯片。二者的分工也很明确:?芯片负责发送和接收承载了数据的光脉冲;而硅芯片则负责将这些数据流进行处理分派,指定它们的最后目的地。如果能有一种材料能同时承载上述两种功能,那么这种材料给芯片制造业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是不言而喻的。IBM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就已经找到了能符合上述功能的新材料。但它并不是传统的硅片。在IBM今年5月2日召开的技术发布会上,该公司展示了这种新材料,即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体积很小,它比人的头发要薄10万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业界一直认为碳纳米管最有可能成为硅材料的未来继承者,并认为碳纳米管最有可能在2015年左右正式投入商用市场。这种新材料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既可以承担导线(即代替目前排布在芯片上的铜或铝电路线)的功能,也可以承担半导体(即晶体管的开关)的功能。同时它还具备能够“关闭环路”的光学功能。IBM纳米管研究部门主管费登-艾文里斯(Phaedon Avouris)兴致勃勃地表示,纳米管的功能真是太全面了。
IBM在技术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件红色纳米型LED。研究者从1.4纳米宽的纳米管的一端发射了一股电子束,并同时从正极空位发射另一股电子束。当两股电子束在管中相遇之后就相互碰撞而产生出红外线光束。而这种光束的波长正好与目前光纤网络所使用的光脉冲相一致。艾文里斯表示,如果使用体积较大或较小的纳米管,就可以产生其他颜色的光束。
艾文里斯表示,通过正反两极发送电子束使它们发生碰撞而产生光束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新发明,问题是以前的方法所产生的光束质量很差,光束显得非常黯淡,且断断续续,因而很难对这些光束加以应用。
而要使电子碰撞所产生的光束在质量上得到全新的提高,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相遇的两股电子束中的粒子不间歇地发生碰撞。以前的管道因为直径太大而无法实现这一功能,但纳米管的出现就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因为纳米管的体积很小,互相碰撞的粒子很难发生擦肩而过的现象。
另外一个新发明就是IBM在2001年所研制的新型晶体管。传统的硅晶体管只能单独处理电子束或正极空位,二者不可兼得。但IBM的新型硅晶体管就能做到同时处理两种电子束。这就是所谓的双极晶体管技术。这样就使得纳米管LED与目前的硅电路线有机地组合到一起成为了可能。
IBM的这种新技术很有可能使纳米管在2015年之前就用于商用芯片制造领域。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关于芯片制造技术的摩尔定律将在2015年彻底失效,但IBM纳米管技术的出现或许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看法。
MEMS传感器产业突围 解锁微型世界的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电子技术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凭借其集成度高、体积小、性能优越等优势,正逐步成为行业的焦点。MEMS的最大突破在于将传感器、执行器与处理电路集成为单一芯片,实现微型系统的高效集成及大规模批量生产。它在信息通信、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的广泛
0评论2025-05-131
感知无界:智能传感器赋能未来世界,开启无限可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神经末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犹如一个个敏锐的“耳目”,时刻感知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可供计算机分析处理的数据,为智能化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精准医疗到智慧农业,传感器技术正悄然改变着
0评论2025-05-131
工业互联网迈入新纪元——国产工业级5G芯片引领制造业变革
在现代制造业快速迈向智能化的大潮中,通信技术的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始探索其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近日,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动芯DX-T501”荣耀亮相,标志着我国在工业通信领域迎来了关键性突破,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
0评论2025-05-132
“动芯”驱动:国产工业级5G芯片点燃产业互联新引擎
2020年8月,在长三角腹地昆山,产业界的一项重要突破悄然发生。一款由国内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动芯DX-T501”正式亮相,预示着我国在5G产业互联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发布会不仅仅是一场产品展示,更是一次战略合作的启动。研发机构、地方力量以及科技企业强强联合,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同
0评论2025-05-132
“动芯”驱动:国产工业级5G芯片点燃产业互联新引擎
2020年8月,在长三角腹地昆山,产业界的一项重要突破悄然发生。一款由国内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动芯DX-T501”正式亮相,预示着我国在5G产业互联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发布会不仅仅是一场产品展示,更是一次战略合作的启动。研发机构、地方力量以及科技企业强强联合,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同
0评论2025-05-132
解锁未来制造力:数据赋能下的产业智变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生产线上,不再是重复单调的劳作,而是高效协同的智能舞步。每一个零件,都流淌着数据的血液,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决策,都基于精准的分析,指向最优的解决方案。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景象,而是数据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的现实。传统工业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效率瓶颈、成本压力、个性化
0评论2025-05-132
开启智能制造新纪元: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未来工厂
曾经在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未来工厂,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现实。在那里,机器人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听懂人类语言、理解生产意图的智能助手。它们精准地执行着一道道工序,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检测,再到最终的市场投放,整个生产流程都由数据驱动的智能系统默默掌控。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由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0评论2025-05-132
工业电商平台跃迁 数字化重塑产业未来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工业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创新不断推动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这一趋势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业的运营模式,也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随着平台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工业企业正逐步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提供全方位的产业
0评论2025-05-132
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收官推动基础设施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开启智能制造新未来
2024年,工业互联网迎来了全面收官的关键时刻。这一年不仅是过去三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总结期,更是未来迈向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新高度的重要转折点。在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中,工业互联网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平台生态的日益丰富,以及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工
0评论2025-05-099
“5G+工业互联网”引领未来制造:智能升级推动行业变革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传统制造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核心引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正逐步突破传统生产的边界,引领产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纪元。这一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为企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何为“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新动力工业互联网作
0评论2025-0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