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计划,C919将于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用户。计划包括部分后续机型适时换装中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 中航商发制定了国产商用发动机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国产发动机的管理模式、发动机技术、产品开发和国际合作等内容。
德国MTU是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系统级供应商之一。 其业务涉及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产品开发、大修和技术服务。 在民航发动机领域,MTU主要以风险合作(RRSP)模式参与项目开发(主要负责压气机和涡轮部件的份额)。
航空发动机技术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也是最难开发的技术之一。 我国在商用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与国外还有不少差距。 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航商发展示了一款名为SF-A的大型飞机发动机模型。 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国产大航发发动机将于2016年问世。为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航发发动机研发进程,中航商发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 30%股权。
早报记者了解到,中航尚发与德国MTU的合作形式尚未敲定。 中航商发内部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合作形式有多种,包括技术合作、分包、股权合作、合资等,双方还在进一步探讨和洽谈中。 就本次合作的项目而言,是独家的; 不过,中航商发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并不排斥,仍将持开放态度。 也就是说,德国MTU未必是最终的战略投资者。
09年12月21日,中国商飞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与主营国产大飞机研制的CFM国际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C919大型客机动力装置,并选择CFM国际开发的LEAP-X1C发动机是C919大型客机唯一的国外启动动力装置。
记者昨日从中航商发获悉,根据上海市政府与中航工业(简称中航)2008年11月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产大飞机发动机总装试验基地将落户临港地区。 上海浦东。 在上海建设国家级民航产业配套基地,对基地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中航工业以航空发动机总装试验基地建设为产业先导,建立商业开发总装、发动机大修、国际合作分包及其产业集群配套体系,逐步带动航电等民机配套产业发展 、机电、环控和材料,集聚基地。
根据框架协议的定位,中航商发临港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四大职能:一是负责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总装和试车,包括自主研发项目和国际合作。 合作项目; 一个是大修厂; 三是承接国际委托生产业务; 四是形成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 这意味着临港基地的功能将包括LEAP-X1C国际合作组装项目。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3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2
“5G+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中国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正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更有超过80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入各个工业大类,其影响力已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并加速向更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延伸。5G:智能制造的“泛
0评论2025-09-263
ICT:新工业革命的“核爆点”,驱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格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深刻指出,ICT已成为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为工业化带来了阶梯式的支撑作用飞跃。从局部优化到全局重塑:ICT驱动的工业化进阶过去,ICT的应用更多集中在局部优化工业效率。在中
0评论2025-09-263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信通”力量:引领新型工业化,“数智”绘就发展新篇章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22日,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描绘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
0评论2025-09-262
武汉“工业元宇宙”先行:擘画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数字经济的“超级风口”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武汉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聚焦于 “工业元宇宙”。近日,武汉市经信局率先发布2023年武汉市工业元宇宙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武汉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的深度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超级风口”。工业元宇宙:武汉加速布局的战略
0评论2025-09-262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2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