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0-12-22 11:547470工业品商城
       充电桩建设相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一定超前性,行业当前仍然处于技术、市场、盈利模式的变革期,风险和机遇并存。如何乘着“新基建”这股东风,行走在充电桩产业八大发展趋势前列,成为充电桩企业发展的关键。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其中解决充电问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按照“新基建”的规划,2020年将计划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到2025年建设超过3.6万个充换电站,全国车桩比将达到1:1。从而助力我国在未来的5-10年中,迎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桩的大发展时期。
       利用该桥梁位置,该团队扩大了桥下的项目,并建造了一个浮动平台,固定在桥下的桥墩上。它的设计目的是随着潮汐的变化升降,并配备了自己的气象站和传感器。由于河流被认为是一个恶劣的海洋环境,该平台可以帮助收集数据,如落潮流量、洪水流量和天气条件。
  但需要知道的是,充电难并不仅仅局限于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分布上,如何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同样重要。据汽车行业电气化资深工程师朱玉龙介绍:“目前国内电动乘用车的直流快充桩充电功率为60kW左右,实际充电时间10%—80%在常温下为40分钟,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普遍大于1小时”。
   研究人员在浮动平台上安装了一个潮汐涡轮机,用来测试不同于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由工程师和研究生设计和实施,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第一个位于桥下的同类建筑。由于皮斯卡塔夸河是东海岸最快的通航水道之一,因此尝试和探索该河潮汐水域的使用是有意义的。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用户对临时性、应急性和长距离出行的充电需求日益增多,用户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和产品显示出关键的支撑作用。”在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俊国看来,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属于刚性需求,可以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桩的使用频率。
  目前,为缩短充电时间,业内已经开始研究布局将乘用车充电电压从500V升级到800V,单枪充电功率从60kW要支持到350kW及以上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这也就意味着,一辆纯电动乘用车充满电的时间可以从1个小时左右缩短到10-15分钟,进一步接近燃油车的加油体验。
  从技术层面来看,一个120kW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若使用15kW充电模块,需要8个并联,但若采用30kW充电模块,只需要4个并联。模块并联的数量越少,模块之间的均流和控制越稳定可靠,充电桩系统的集成度越高,越有成本优势。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指出:“从设备制造商角度来看,充电设施市场竞争惨烈,在没有形成蓝海的情况下,众多参与方蜂拥而至,已经形成了红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充电设备质量堪忧。”
  贝尔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让人们看到基础设施的更大作用,以及它如何与社区互动。”我们的目标是思考所有这些东西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以确保我们从桥梁中学习,教育公众和激励学生,不仅是为了下一代桥梁的建造,而是为了下一代。”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5.8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4万台、直流充电桩23.4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这其中,充电基础设施形态各异,存在“厂家多”、“产品型号多”、“部件尺寸多”的特点。就充电模块来讲,各个厂家的型号、尺寸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换和兼容,很多充电桩可能由于没有备件或备件太贵、无厂家维护等问题被迫换掉,从而给投资方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与此同时,各企业生产的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也不容忽视。2019年8月,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结果显示,此次风险监测共采集了9家生产企业的10批次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其中7批次不符合国标要求,室外充电桩生锈现象比较普遍,包括内部和外部。
  从涡轮机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在UNH、其他同事和研究人员,甚至在社区内共享。虽然桥梁传感器将帮助工程师和桥梁设计师测试未来桥梁的结构响应,但该项目网站上提供的其他信息已被用作K-12教育者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参与公民科学项目,以更好地了解流域的作用。还有一款正在开发中的手机应用程序,不仅可以让用户了解桥梁,还可以了解周围的社区。
  就目前来看,充电桩更多布局于室外环境,漏水、锈蚀是两个最需要预防的环节,但由于我国充电桩产品不在CCC强制认证目录内,在无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下,质量不一是充电桩行业普遍存在的现状,也由此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而除漏水、腐蚀等肉眼可见危险外,噪音大、电磁辐射等问题亦是充电桩频频被指出的问题。
       “令人兴奋的是,潮汐能可以很好地预测,”研究人员说。与由于多云天气或恶劣天气而不可靠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同,潮汐能更稳定,因为我们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潮汐。”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我国充电桩行业进入了品质和便利性双提升的新阶段。在新基建的助推下,充电桩行业想要走得更稳更好,就必须对充电枪、充电模块等核心零部件标准进行统一。在规范充电桩标准的政策不断落地的同时,充电桩企在生产配件的过程中,需要将标准细化,将产品做规范,并在保证满足当前纯电动汽车应用的同时,也能够支持未来乘用车更大的充电功率和更高的充电电压。
  此外,为推进充电桩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区,除核心零部件标准的高度统一,电桩配件供应商需要提升模块质量,对噪音源进行消音处理,减少充电桩对电气设备、特别是对人体的影响。
 
打赏 0
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收官推动基础设施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开启智能制造新未来
2024年,工业互联网迎来了全面收官的关键时刻。这一年不仅是过去三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总结期,更是未来迈向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新高度的重要转折点。在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中,工业互联网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平台生态的日益丰富,以及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工

0评论2025-05-098

“5G+工业互联网”引领未来制造:智能升级推动行业变革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传统制造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核心引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正逐步突破传统生产的边界,引领产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纪元。这一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为企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何为“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新动力工业互联网作

0评论2025-05-0910

5G赋能制造:解锁工业互联网的迷雾与挑战
毋庸置疑,5G正以破竹之势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其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无疑是新型制造业,特别是由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所代表的未来工厂。离开5G,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真正智能互联的工业体系。某种程度上,将5G技术赋能局限在非制造业领域,是对这项颠覆性技术的巨大浪费。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五花八门的5G应用场景,但其中许多

0评论2025-05-0811

工业互联人才告急 锻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在这个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机器人不仅在传统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与行业内的转型压力,如何突破同质化瓶颈,持续创新,成为了每一个机器人企业

0评论2025-05-089

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之路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的关键力量。在中国,机器人产业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同质化竞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真正崛起,必须打破同质化困局,走向差异化创新之路。产业链现状:下游拥挤,上游薄

0评论2025-05-0810

颠覆与重塑: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破局”密码
当“增长”成为一种期待,而不是一种必然,创新便成为唯一的出路。工业机器人产业亦是如此。曾经的“蓝海”已泛滥成潮,同质化竞争、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打破僵局,实现真正的“破局”?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颠覆式创新之路,揭示那些隐藏在“破局”背后的关键密码。一、 从“机械臂”到“智能体”

0评论2025-05-0811

重启增长引擎:制造企业如何以数字化创新赢得未来十年?
全球经济震荡,市场竞争白热化,制造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依赖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正逐渐失效。如何突破增长瓶颈,在未来的十年里保持领先?答案在于数字化创新。本文将聚焦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重塑价值链,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 数据驱动:从“经验主义”到“精准决策”长期以来,

0评论2025-05-0813

“智”绘未来:许继集团智造升级的破局之路
在瞬息万变的制造业浪潮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许继集团,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执行力,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道路上奋楫笃行。它如何突破传统制造的瓶颈,拥抱智能制造的未来?本文将深入探索许继集团智造升级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揭示其打造竞争优势的破局之道。一、

0评论2025-05-0811

“智”造引擎驱动发展:解密许继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一场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变革正悄然发生。许继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积极拥抱智能化浪潮,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和精益改造,打造了一套覆盖核心产品的智能制造体系,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这篇文章将深入剖析许继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揭示其“智”造升级背后的成功秘诀。正文:一

0评论2025-05-0812

以技术升级与产业变迁推动国产机床行业新发展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床作为基础装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决定着一国制造实力的深度和广度。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不断革新的环境,国产机床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本文将深入探讨行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策略,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市场规

0评论2025-0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