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推动机器人产业更高、更快发展

2018-12-26 10:102380admin

     2018年12月13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共计800余人齐聚在底蕴深厚、创新活跃的潍坊,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本次大会以“融合发展、深化应用”为主题,汇聚众多行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旨在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推动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简称CRIA)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历经几年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洞悉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促进沟通交流的年度盛事和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的机器人发展大会更是全面剖析了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需求动向及发展热点问题,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皇冠顶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机器人产业融合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政策的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市场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传统制造业为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解决用工荒、提高生产效率等难题,需要大力投入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

平稳增长、机器人产业取得积极成绩
      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先生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保持平稳、结构持续改善。2018年以来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22304台,比上年增长22.4%,销售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从企业层面看,在市场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优质企业的优势更为突出,研发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企业,发展更加稳定。

       机械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 8956台,同比增长22.3%,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2%,是销量第一位的机型。坐标型机器人累计销售8934台,在上年底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2%,在总销量中占比40.1%,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工厂物流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25.1%,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平面多关节机器人销售2388台,同比增长58.8%,占总销量的比重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圆柱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在50%左右。

       从应用领域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有60.8%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这一比重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17%,低于总体增速。其中用于机床加工、用于金属铸造和用于冲压、锻造、钣金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88.7%、86.3%和57.7%。焊接和钎焊是国内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销量同比增长24.5%,约占总销量的16.9%。此外用于涂层与胶封的机器人销量增长近80%。

       从应用行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107个行业中类,与上年相比应用领域更为广阔。具体应用范围涉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领域。其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最高,分别占19.7%和18.2%。广泛且相对均衡的市场分布,有利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从产品流向来看,2018年上半年46.3%和25.1%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分别销往华东和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销量显著增长;华北地区占比约5.4%;而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占比总计11.6%(有部分销量未实现统计)。

加速成长,机器人企业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方式的大量涌现,机器人早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取得突破,服务机器人正在向系列化方向发展。基于工业云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大幅降低低端客户编程的难度和运营成本。各项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功能和可靠性在逐步的完善,实现了商业化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胸腔机器人等多款手术机器人产品也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应用。

       关键部件取得突破:今年我国启动了控制器和四核电机一体划,打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从技术公关到产品应用的供应链条。目前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度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已经有所改观,大幅降低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采购成本,提升了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基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能力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行业机器人研发、技术成果扩散和商业应用等难题得到初步缓解,行业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形成了标准检测认证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良好局面。

       龙头企业加速成长: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组织下,行业骨干企业利用中国机器人峰会等对话协商机制,形成了互利共盈,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社会各项优势资源正向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积聚。

      推广应用的成效初显:在智能制造转向灯政策大力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在电力电子、家电、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形成了若干向同行业推广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有利推进了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精准定位等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迅速的拓展,从情感维护到室内清洁,从娱乐展示到教学演示,从手术治疗到养老助残,覆盖了学校、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和商店等多种应用场景。

特种机器人方面,也已初步形成以水下机器人、安防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体系,并实际运用到深海勘探、应急繁复等领域。

       不断的淘汰原有的创新,不断的加快创新的速度,是机器人行业面向未来实现更好发展的必要战略之一。只有通过迭代创新的方式,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不断应用服务的能力,才能让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获得更

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此次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再次发布了两项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这两项标准为:《机器人用精密摆线行星齿轮减速器》(CRIA 0001-2018)和《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通用技术要求》(CRIA 0002-2018)。

       截止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已发表联盟标准8项,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随着近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相关标准的陆续出台,将使产业联盟的成员和行业的企业能够更多的根据企业产品技术发展,尤其是市场的需求,能够提出更多需要制定的产品、技术,以及系统标准,继而引导机器人行业的良性发展环境,营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竞争的秩序。

       为了总结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此次大会还发布了《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分别在市场、政策、技术、产品、应用、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为从事机器人产业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用户单位、金融机构及各级相关政府机构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精彩纷呈,全方位解读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企业如何继续提高应用水平,在应用的广度、深度、高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除了12月13日上午的大会外,还有多场精彩论坛同时举行,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器人领域知识产权的论坛、教育机器人等主题论坛。同时为了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在2018年12月12日下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还组织召开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家峰会。峰会邀请到了包括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等在内的30余位“业界大咖”围绕着2018 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及问题以及2019 年机器人市场形势研判、企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随后,为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企业共同利益,企业家们共同发布了“树立企业责任意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宣言

                                               

       随着感知技术、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所以除了要大力发展高端机器人技术以及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之外,未来也需要重视人工智能、感知、识别、驱动和控制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
如今,传统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往新的方向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竞争环境都将给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期待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走得更快、更远。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71.html

打赏 0
数字时代探索无限可能 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移动物联网(简称“物联”)正迅速成为推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在移动物联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网络格局,为经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建设规模领先,网络基础设施全面铺开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已建成数量

0评论2025-07-163

探索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微小的星辰,渴望探寻未知的领域,渴望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而今,一个全新的宇宙向我们敞开——那就是数字世界。这个由0和1构成的神奇空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打开了无限的可能之门。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数字世界就如同一股洪流,席卷了全球。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

0评论2025-07-163

工业元宇宙的基石:算力驱动的数字孪生与英伟达的创新力量
工业元宇宙,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充满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面貌。而这一个世界能够实现,离不开六大关键底层技术的融合,这六大技术包括:物联网、区块链、交互、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而所有这些技术的交汇点,正是强大的算力。算力:构建工业元宇宙的“数字引擎”工业元宇宙需要天文数

0评论2025-07-1626

工业元宇宙:智能制造的未来形态,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元宇宙,一个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互通和行动协同的虚拟世界,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工业元宇宙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工业元宇宙:解锁智能制造的无限可能在工业元宇宙中,虚拟工厂与现实工厂实现同步信息交互和监控。 智能工厂能够对行动方

0评论2025-07-1610

迈向制造业的智能手机:工业4.0的核心驱动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自动化控制器一直扮演着核心的“智能引擎”角色,推动着自动化效率、生产灵活性和系统智能化不断迈向新的高度。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传统控制器逐渐向更开放、更智能、更融合的方向转变,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从最早的单一任务控制器,到如今融

0评论2025-07-1612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前景、机遇与投资价值分析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化、自动化,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将从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等多个角度,为您全面解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态势。一、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德国领跑,中国奋起• 欧洲领

0评论2025-07-1623

微波驱动机器人:开启未来“隐形”世界的探索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机器人研究所软体机器人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微波驱动机器人,其独特的驱动方式和灵活的应用场景,为机器人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项创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尖端科学》,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不凡之处:微波驱动的“隐形”优势这款微波驱动机器人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创新的驱动方式。 传统

0评论2025-07-166

“工业母机”的崛起:机床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遇
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机床产业作为“工业母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床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剖析市场机遇和挑战, 并为投资者分享投资策略,共同见证“工业母机”的崛起之路。“工业母机”:国家工业的基石,承载制造强国梦想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誉为“工业母机”。

0评论2025-07-1642

智造蓝图: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在中国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战略性的业务模式,更是一种驱动产品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核心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PLM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展望其对未来制造业的深远影响。PLM:从概念到实践,构建高效的产品生态系统PLM,即

0评论2025-07-164

创新驱动引领智能制造未来产业升级全景解析
在迈向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征程中,创新与实践交织,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本届“创新筑梦 智造未来”大赛,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行业标杆为目标,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创新力量,共同探索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本文将全面介绍大赛的亮点、赛道设置、赛事安排以及未来的产业应用前景,旨在为行业内外的关注者提供

0评论2025-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