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推动机器人产业更高、更快发展

2018-12-26 10:102370admin

     2018年12月13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共计800余人齐聚在底蕴深厚、创新活跃的潍坊,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本次大会以“融合发展、深化应用”为主题,汇聚众多行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旨在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推动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简称CRIA)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历经几年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洞悉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促进沟通交流的年度盛事和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的机器人发展大会更是全面剖析了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需求动向及发展热点问题,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皇冠顶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机器人产业融合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政策的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市场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传统制造业为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解决用工荒、提高生产效率等难题,需要大力投入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

平稳增长、机器人产业取得积极成绩
      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先生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保持平稳、结构持续改善。2018年以来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22304台,比上年增长22.4%,销售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从企业层面看,在市场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优质企业的优势更为突出,研发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企业,发展更加稳定。

       机械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 8956台,同比增长22.3%,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2%,是销量第一位的机型。坐标型机器人累计销售8934台,在上年底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2%,在总销量中占比40.1%,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工厂物流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25.1%,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平面多关节机器人销售2388台,同比增长58.8%,占总销量的比重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圆柱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在50%左右。

       从应用领域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有60.8%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这一比重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17%,低于总体增速。其中用于机床加工、用于金属铸造和用于冲压、锻造、钣金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88.7%、86.3%和57.7%。焊接和钎焊是国内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销量同比增长24.5%,约占总销量的16.9%。此外用于涂层与胶封的机器人销量增长近80%。

       从应用行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107个行业中类,与上年相比应用领域更为广阔。具体应用范围涉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领域。其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最高,分别占19.7%和18.2%。广泛且相对均衡的市场分布,有利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从产品流向来看,2018年上半年46.3%和25.1%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分别销往华东和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销量显著增长;华北地区占比约5.4%;而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占比总计11.6%(有部分销量未实现统计)。

加速成长,机器人企业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方式的大量涌现,机器人早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取得突破,服务机器人正在向系列化方向发展。基于工业云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大幅降低低端客户编程的难度和运营成本。各项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功能和可靠性在逐步的完善,实现了商业化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胸腔机器人等多款手术机器人产品也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应用。

       关键部件取得突破:今年我国启动了控制器和四核电机一体划,打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从技术公关到产品应用的供应链条。目前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度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已经有所改观,大幅降低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采购成本,提升了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基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能力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行业机器人研发、技术成果扩散和商业应用等难题得到初步缓解,行业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形成了标准检测认证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良好局面。

       龙头企业加速成长: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组织下,行业骨干企业利用中国机器人峰会等对话协商机制,形成了互利共盈,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社会各项优势资源正向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积聚。

      推广应用的成效初显:在智能制造转向灯政策大力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在电力电子、家电、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形成了若干向同行业推广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有利推进了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精准定位等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迅速的拓展,从情感维护到室内清洁,从娱乐展示到教学演示,从手术治疗到养老助残,覆盖了学校、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和商店等多种应用场景。

特种机器人方面,也已初步形成以水下机器人、安防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体系,并实际运用到深海勘探、应急繁复等领域。

       不断的淘汰原有的创新,不断的加快创新的速度,是机器人行业面向未来实现更好发展的必要战略之一。只有通过迭代创新的方式,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不断应用服务的能力,才能让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获得更

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此次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再次发布了两项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这两项标准为:《机器人用精密摆线行星齿轮减速器》(CRIA 0001-2018)和《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通用技术要求》(CRIA 0002-2018)。

       截止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已发表联盟标准8项,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随着近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相关标准的陆续出台,将使产业联盟的成员和行业的企业能够更多的根据企业产品技术发展,尤其是市场的需求,能够提出更多需要制定的产品、技术,以及系统标准,继而引导机器人行业的良性发展环境,营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竞争的秩序。

       为了总结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此次大会还发布了《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分别在市场、政策、技术、产品、应用、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为从事机器人产业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用户单位、金融机构及各级相关政府机构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精彩纷呈,全方位解读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企业如何继续提高应用水平,在应用的广度、深度、高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除了12月13日上午的大会外,还有多场精彩论坛同时举行,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器人领域知识产权的论坛、教育机器人等主题论坛。同时为了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在2018年12月12日下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还组织召开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家峰会。峰会邀请到了包括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等在内的30余位“业界大咖”围绕着2018 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及问题以及2019 年机器人市场形势研判、企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随后,为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企业共同利益,企业家们共同发布了“树立企业责任意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宣言

                                               

       随着感知技术、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所以除了要大力发展高端机器人技术以及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之外,未来也需要重视人工智能、感知、识别、驱动和控制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
如今,传统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往新的方向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竞争环境都将给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期待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走得更快、更远。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71.html

打赏 0
数字驱动未来:企业如何借助创新技术实现卓越成长和可持续竞争力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不断创新和应用前沿技术,企业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还能开拓新市场、增强客户粘性,最终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将探讨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化浪潮中的创新力量,塑造未来竞争优势,开启崭新增长之门。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战

0评论2025-05-132

智领未来:企业如何驾驭数字革新,成就卓越运营与增长奇迹
身处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增长,就必须积极拥抱数字革新,将先进技术融入核心业务流程,构建智能高效的卓越运营模式。洞察核心:数字革新的战略意义数字革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一场深刻的战略变革。它要求企业重

0评论2025-05-132

解锁未来:如何在技能提升中掌握先机,拥抱无限可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转型。曾经赖以生存的技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得过时。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如何才能保持竞争力,甚至在变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答案在于——持续学习,并有意识地提升个人技能。认知升级:明确你的价值定位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认知。这不仅仅

0评论2025-05-133

智联未来:当AI遇见工业制造的奇点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人工智能(AI)与工业制造这两颗璀璨的星辰,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交汇,释放出令人惊叹的能量。 这并非单纯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预示着一个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到来。长久以来,工业制造被视为高度依赖人力、重复性劳动和传统经验的领域。 然而,AI的出现,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彻底改变

0评论2025-05-132

跃迁智造:5G与工业互联网点亮产业未来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工厂里,生产线如同交响乐团般和谐运转,设备之间无缝协作,数据在云端自由流淌。 这并非科幻,而是“5G+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实现的现实。 这场技术变革,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传统制造业,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球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5G+工业互联网”无

0评论2025-05-132

未来工厂:5G与工业互联如何重塑制造业
在上海交大智邦科技的创新中心,一幕未来工厂的场景正在徐徐展开。 高大的数控机床发出有节奏的轰鸣,而连接着它的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机器振动数据的曲线。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运转监控,而是“5G+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正在以全新的方式保障机床的稳定性和精度。数据驱动的精益生产这套精密

0评论2025-05-131

智联万仓 解码5G赋能下物流业的数智跃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物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动脉。然而,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特征显著,效率提升面临瓶颈,高昂的运营成本更是制约着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日益成熟,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IoT)、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物流行

0评论2025-05-1219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引领制造业智能质检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
在现代工业的浩瀚图景中,品质是企业生存和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石。然而,传统的人工质检方式效率低、易出错,且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和质量标准。人工智能(AI)质检,以其精准高效、稳定可靠的特性,正成为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为企业构筑坚不可摧的品质壁垒。传统质检的挑战与瓶颈在工业生产中,高质量的产品

0评论2025-05-124

数字孪生:引领制造业迈向智慧制造的核心驱动力
在全球制造业不断追求高效、智能、绿色发展的新时代中,数字孪生技术以其独特的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引擎。它以虚拟仿真融合实体设备和生产流程,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工具和创新平台,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未来,数字孪生必将在智慧制造和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什么是

0评论2025-05-123

数字孪生:引领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
在目前全球制造业奋力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数字孪生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正逐渐成为工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它通过虚拟空间中构建实体设备和流程的数字映像,实现虚实互通、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动力。未来,数字孪生预计将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0评论2025-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