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施耐德电气:TransWare,与君共建“智造”生态系统

2018-12-26 10:073190admin

      施耐德电气于20年前提出“透明工厂”,即TransFactory的概念,对数据的“提炼”始终为其根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并基于面向工业市场的EcoStruxure架构,施耐德电气如今已形成更加完善的“透明工厂”解决方案,并通过融合IT与OT技术,汇集精益生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三大优势,最大限度发掘数据价值,消除系统间信息孤岛,打破管理“黑匣子”,在企业能源消耗、端到端及全生命周期的高度透明可视化——信息透明、运营透明、营利透明、能源使用透明的基础上,从企业级、运营级、控制级、设备级四个维度全面提升效率,完成生产、能效、资产管理的优化。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发布了TransFactory 透明工厂解决方案TransWare数字化套件,以帮助企业用户实现“透明工厂”愿景。工控小编在发布会现场并就此发布会对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智能制造业务负责人李凯先生进行了采访。

“活字”套件——TransWare
       施耐德电气透明工厂解决方案囊括了自动化技术和作为载体的IT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把IT的部分抽离出来,定义成数字化套件,因此该套件依然是以透明工厂整个方法论为依托的。”李凯补充说。
       同时,李凯也提到,与企业目前所普遍应用的MES系统相比,施耐德电气发布TransFactory 透明工厂解决方案TransWare数字化套件并不是“替代品”,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解构MES功能,并进行重新组合”。李凯表示:“MES系统是2003年很早做的一个偏重于执行的标准。而科技水平和市场需求在经历了15年的变化和革新之后,新的数字化要求逐渐出现。事实上,我们的系统和MES是在同一个层面、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我们更关注的是整个生态运营过程中全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执行。”据介绍,TransWare数字化套件与MES系统不同,并没有在生产层的执行系统进行设计,而是从生产过程本身出发,设计的一款独立、完整的系统进行纵向覆盖,包括现场操作员工到工厂最高管理层。“过去,从原料进厂,到产品交付,甚至订单系统的拦截,都需要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这是过去企业从横向的维度来考虑的。”李凯补充说。
       MES系统作为制造业管理系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是一款出现较早、较为成熟的产品,在面对新的技术变化时的应对能力稍显不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出自己的这款系统的原因。”李凯说。据介绍,对于企业而言,引入TransWare数字化套件并不需要替换原有的MES系统。TransWare数字化套件更像是一套“活字印刷版”,包括平台型模块和功能型模块,企业用户可以自取所需,来因对目前的管理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一款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
       除了有一套完整和成熟的方法论作为依托之外,TransWare数字化套件还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不仅包括施耐德电气内部实践,还包括我们依靠许多软件平台进行的客户服务经验。过去三年,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
       在对李凯总进行专访的早些时候,工控小编留意到施耐德电气在数字化套件发布会上公布了将与赛迪智能制造合作,为一批工业企业提供透明工厂的评估咨询服务。
       一直以来,施耐德电气的初衷都是,希望用一种更规范化、更标准的方式对现场做一个评估。根据诊断结果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施耐德电气TransWare数字化套件灵活设计的目的。“我们希望先为客户做标准化诊断,根据诊断的情况再提供解决方案,即’先医后治’。这在和赛迪智能制造的合作当中得到了实践。”在李凯看来,从市场价值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是愿意花钱为自己做评估的”。
       在李凯看来,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九个字概括:看不见、够不着、来不及。“首先,企业知道生产中有不必要的浪费,但是看不见是哪个环节;其次,企业知道在哪个环节浪费但是苦于没有趁手的工具没办法解决;最后,企业等到生产出现事故之后才’亡羊补牢’,已然来不及了。”李凯说,“核心的问题,还是解决生产运营的管理能力。”也就是提升效率,效率提升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无论是数字化套件还是透明工厂解决方案,都是帮助企业做生产运营的转型,实现降本增效。”而与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威科技”)的合作正是其透明工厂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套件为客户带来“降本增效”价值的最佳典范。
       据了解,在合作之初,施耐德电气的精益生产专家秉持着“先医后药,先软后硬”的理念,和汉威科技的团队一起,对其生产线上的逐个工位、人员的逐个动作进行观察、测算和分析,并对整个生产管理的流程进行了详尽的了解。施耐德电气做出的诊断结果为:汉威科技生产管理流程、数据的不透明,导致的管理滞后,引发库存高、效率低、价值流动性差等诸多问题。除此之外,传统单工位等一些过时的产线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对此施耐德电气“对症下药”,开出药方:利用基于面向工业的EcoStruxure架构的透明智造解决方案,为汉威科技打造出一间互联互通的“透明工厂”。经“治疗”,汉威科技产线生产效率提升了12%,产能提升了22%,人均产值提升了14%,市场反馈的故障率降低了25%……
      发展至今,施耐德电气在过程工业、混合工业当中都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或系统解决方案,而在离散工业领域,TransWare数字化套件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空白。“一直以来,施耐德电气在离散工业所做的努力和成果都是集中在内部,现在我们正是对外推出这套解决方案。”李凯说。
面对行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李凯表示:“包括透明工厂解决方案和TransWare数字化套件,都是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我们都留了一些可能性,以便我们的合作伙伴与我们共同努力建设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70.html

打赏 0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3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2

“5G+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中国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正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更有超过80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入各个工业大类,其影响力已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并加速向更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延伸。5G:智能制造的“泛

0评论2025-09-262

ICT:新工业革命的“核爆点”,驱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格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深刻指出,ICT已成为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为工业化带来了阶梯式的支撑作用飞跃。从局部优化到全局重塑:ICT驱动的工业化进阶过去,ICT的应用更多集中在局部优化工业效率。在中

0评论2025-09-262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信通”力量:引领新型工业化,“数智”绘就发展新篇章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22日,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描绘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

0评论2025-09-261

武汉“工业元宇宙”先行:擘画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数字经济的“超级风口”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武汉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聚焦于 “工业元宇宙”。近日,武汉市经信局率先发布2023年武汉市工业元宇宙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武汉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的深度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超级风口”。工业元宇宙:武汉加速布局的战略

0评论2025-09-262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2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