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诚药业成立于1998年,2012年5月登陆深交所。东诚药业设立时主要从事肝素钠原料药和硫酸软骨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3年,公司董事会制定了“原料药和制剂业务并重、内生式增长与外延性拓展共进,在制药领域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东诚药业严格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跨生化原料药、核医药、普通制剂(化药和中药)三个领域,融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企业。
从2018年东诚药业各业务板块营收情况来看,“原料药、普通制剂、核医药”三大业务均保持了超越各自细分分行业增速的发展势头。其中,原料药相关产品增长了20.63%;制剂产品增长了95.52%;核药产品增长了47.61%。
指得一提的是,从上表可看出,以原料药肝素纳和硫酸软骨素的生产与销售起家的东诚药业,其原料药业务营收利润只有2.29亿元,不敌2015年才入局的核药业务营收利润的二分之一。
其实,这也受制于原料药成本随市场波动较大,而核药行业市场空间或超百亿,成为东诚药业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的战略发展平台。据了解,核素药物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核素药物产值以每年约25%的幅度增长,预计国内市场总额到2020年将达到100亿元,增幅远高于医药行业平均增幅。不仅如此,2017年2月,诊断性核药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一定程度地暗示了核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市场空间。
此外,由于核药涉及放射性核素技术性和安全性,“核药”具有高技术利润也自然水涨船高,从年报中可以看出,东诚药业核药产品的毛利率高达八成。这也是东诚药业重金押宝核医药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15年进军核医药产业起,东诚药业就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花钱不少。2015年,东诚药业以7.5亿元收购云克药业52%的股份;2016年,东诚药业更是收购了宇研生物、CMS中国、中泰生物、上海益泰医药、东诚欣科等五家有关核医药业务的企业;2018年,东诚药业更是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安迪科100%股权,并顺利完成工商变更和资产过户。
这些年,东诚药业依靠产业和资本优势,整合国内外核医药资源,完成了从诊断用核药到治疗用核药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自身竞争力。年报中还指出,未来,东诚药业还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核医药资源的整合机会,打造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3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3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2
“5G+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中国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正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更有超过80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入各个工业大类,其影响力已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并加速向更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延伸。5G:智能制造的“泛
0评论2025-09-263
ICT:新工业革命的“核爆点”,驱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格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深刻指出,ICT已成为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为工业化带来了阶梯式的支撑作用飞跃。从局部优化到全局重塑:ICT驱动的工业化进阶过去,ICT的应用更多集中在局部优化工业效率。在中
0评论2025-09-263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信通”力量:引领新型工业化,“数智”绘就发展新篇章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22日,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描绘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
0评论2025-09-262
武汉“工业元宇宙”先行:擘画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数字经济的“超级风口”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武汉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聚焦于 “工业元宇宙”。近日,武汉市经信局率先发布2023年武汉市工业元宇宙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武汉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的深度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超级风口”。工业元宇宙:武汉加速布局的战略
0评论2025-09-262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3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